南昌機場開展爆炸物品(裝置)識別培訓
結合當前空防安全形勢特點,南昌機場安檢護衛部開發了爆炸物品(裝置)識別的專項培訓課件,并于4月19、21日在部門層面分批次開展了專項培訓,共計120名員工參加。
爆炸物品(裝置)識別培訓課件的開發獲得了部門的高度重視,部門總經理張武更是親自參與并給予指導意見,經過近半個月的修改及調整,一門高質量、高水平的課件出爐,課件的主要內容包含爆炸物品的含義、相關法律規定、常見的爆炸物品介紹、爆炸裝置識別、爆炸裝置的處置五個部分,是當前部門針對爆炸物品(裝置)識別的一門較為完整課件。
在專項培訓的課題上,內訓師以一組恐怖爆炸事件數據為引導,并引用民航史上的經典案例,從爆炸裝置的組件到X光機圖像特征,教授學員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正確的識別爆炸物品,發現爆炸物品后如何正確、及時、有效的處置。課程中尤為突出的是內訓師結合了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困難,著重講解了多為生活用品制成的民用自制爆炸裝置的構成,并通過爆炸裝置各個組件的實物與X光機圖像進行對比,針對較難辨別的X< /span>光機圖像,用多角度變化及分析成像特點的方法提高學員對其的認知水平。課后,學員們紛紛表示,此次課程受益匪淺,提升了自己對爆炸物的識別能力。
課后,安檢護衛部培訓質控室對員工的培訓需求進行了現場調研,初步確定了現場實際操作、旅客及員工心理、班組長養成等多項課件開發的日程。接下來,培訓質控室將根據員工需求,進一步梳理部門的培訓思路與方向,多形式、多角度、多元化的為現場員工傳遞與輸送業務技能、管理技巧等知識,為完善安檢培訓管理系統添磚加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