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國內客運航班補貼政策解讀
民航局于2022年5月26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階段性實施國內客運航班運行財政補貼情況。
一、政策出臺的背景和考慮
民航業是受疫情沖擊最直接、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多次就民航安全、民航紓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有關部門主動作為,鼎力支持,及時出臺了一系列精準高效務實的紓困政策,為穩住民航發展基本盤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受疫情持續反復,尤其是進入3月份本土聚集性疫情多點頻發,民航生產運行態勢急轉直下,運輸生產一度呈現斷崖式下跌,行業整體虧損嚴重,不能適應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對航空運輸的需要,成為突出的短板之一。為進一步提升民航業應對疫情沖擊的防風險能力,加快民航業恢復發展,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民航局會同財政部對國內客運航班運行支持政策進行了認真研究,經報國務院批準同意,兩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階段性實施國內客運航班運行財政補貼的通知》,從5月21日至7月20日對國內運輸航空公司符合條件的國內客運航班給予補貼政策支持。
國內客運航班補貼政策是國家基于民航業當前面臨的階段性困難,統籌考慮各方面情況后決定實施的特殊紓困政策,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民航抗擊疫情和恢復發展的高度重視和特別關懷。
二、政策的主要內容
(一)補貼啟動條件。政策著眼于保障民航業常態化安全飛行基礎投入,通過補貼政策鼓勵航空公司達到保持航班穩定運行所需的最低飛行航班數量,即每日4500班。當每周內日均國內客運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時,即啟動財政補貼機制,對所有符合條件的航班給予補貼。
(二)補貼對象和范圍。補貼政策普惠公平,不區分規模、性質,所有執飛國內客運航班的國內運輸航空公司均可申請。同時,設定了納入補貼范圍的具體條件,包括每周內日均航班量未超過最低飛行航班數;每周每條航段平均客座率未超過75%;航班實際收入無法覆蓋變動成本。
(三)補貼標準。本次補貼以“保變動成本”為主要目標,對航班實際收入扣減變動成本后的虧損額給予補貼,并設定補貼上限為每小時2.4萬元。
(四)資金安排。補貼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中央財政總體承擔約70%,地方財政總體承擔約30%,具體由航班起飛機場所在地財政部門統一撥付。考慮到航空公司資金緊張,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采取先預撥后清算方式,同時,每周結算一次。
(五)實施期限�?紤]到暑運航空運輸市場將趨于好轉,政策執行從2022年5月21日到7月20日暑運前期結束。需要特別強調說明的是,在這兩個月中,將根據市場變化情況,該政策實行靈活動態調整,以適應民航恢復發展和安全運行的需要。
三、預期效果
(一)帶動全盤皆活。航空公司是民航產業鏈的龍頭。通過補貼航空公司,讓航班飛起來,使民航系統各單位和其他相關行業都有效運轉起來,穩定一線員工收入和就業崗位,帶動機場、空管等航空產業鏈以及制造、旅游等上下游延伸產業鏈,是一項全盤皆活的政策。
(二)促進物流暢通。通過財政補貼保持客運航班穩定運行量,增加腹艙運力,從而提高航空貨運總供給,有利于充分發揮航空“保通保暢”作用,促進航空物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三)夯實安全基礎。安全是民航發展的生命線�?瓦\航班補貼是民航受疫情沖擊,航班量大幅減少,處于低谷特殊階段的托底政策,有助于支持航班穩定的飛起來,保持空勤人員的基本飛行量,為疫情后民航業全面恢復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安全基礎。
(四)提振發展信心。通過補貼保持相對穩定的航班量,有利于穩定航空運輸市場基本供給,增強旅客出行預期和信心。航班補貼具有直接快捷、迅速見效的優勢,能有效緩解航空公司尤其是中小航空公司當前經營困境,并與其他對民航的紓困政策形成“組合拳”,有利于航空運輸企業盡快走出困境,增強發展活力,充分發揮民航戰略產業作用,穩中求進,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穩住經濟大盤,作出民航業的貢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部民用運輸機場機坪管制團體標準正式實施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