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空客在華布局租賃市場
2013年中國飛機租賃行業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成為中國飛機銷售的另一個重要市場。波音公司(以下簡稱“波音”)宣布,其2013年中國訂單有六成來自飛機租賃公司的貢獻。
當越來越多的飛機訂單開始流入租賃公司手中時,波音以及歐洲空中客車公司(以下簡稱“空客”)開始重新審視租賃這兩個字所帶來的市場,并悄然布局租賃領域。
訂單流入租賃公司
2月14日,波音民機集團東北亞區銷售及市場高級副總裁毛毅山向筆者透露:“我們已向國內的租賃公司售出若干新一代737NG和737MAX,兩款飛機售出的總數將超過100架。”
在過去的一年里,波音在中國飛機租賃行業的斬獲不容小覷。2013年,波音在中國市場的訂單超過230架,其中130架、約六成訂單來自飛機租賃公司。而此前由于種種政策原因,波音沒有與租賃企業直接簽訂飛機訂單,因此之前這一比例為零。
然而,波音并不是第一個“嘗鮮”的。早在2011年,空客公司就獲得工銀租賃公司42架空客A320系列的飛機訂單,這是中國的租賃公司首次較大批量訂購飛機。2012年8月,工銀租賃再次向空客追加50架A320系列飛機訂單。
此外筆者注意到,2013年9月,中銀航空租賃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航空租賃”)增訂了25架空客A320系列飛機。至此,中銀航空租賃已經累計訂購空客公司212架飛機。
從已有的租賃公司租賃飛機,到直接向飛機制造商購買飛機再進行租賃,中國飛機租賃行業走過了最初發展的兩個階段。“它們通過一步一步地學習和實踐,來獲得對市場的足夠認知,這種循序漸進的做法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這種謹慎會幫助中國的飛機租賃商在全球飛機租賃業中取得成功。”毛毅山如是評價。
悄然布局租賃業務
目前,中國飛機租賃市場也將面臨第三個階段,就是各大租賃公司開始與飛機制造企業結盟的階段。
現任波音金融公司總裁馬愛侖在卸任中國區總裁之前曾透露,波音公司醞釀十年的金融業務要正式進入中國了。
為了解決低成本航企和飛機租賃公司買飛機的資金短板問題,馬愛侖表示,波音公司將在今年開啟融資平臺的業務,通過波音金融公司來提供融資解決方案。
據悉,波音金融公司擁有43億美元的產品組合及40多年的產品租借與租賃經驗,2013年波音中國六成訂單來自飛機租賃公司,波音金融公司顯然起到了巨大作用。
筆者注意到,進入2008年以后,波音金融公司與主要中資銀行和金融機構相繼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目前,已經有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國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6家中國的金融機構與波音簽訂了合作備忘錄。
2011年,時任空客中國高級副總裁的陳菊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空客已成立了專門的團隊,由專人負責在中國推廣飛機租賃業務,為從事飛機租賃業務的中國公司,特別是一些金融機構提供業界信息、專業知識培訓等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空中客車集團宣布,與奧地利賴夫艾森銀行集團就收購該集團旗下的薩爾茨堡慕尼黑銀行達成股權收購協議。在交易完成后,該銀行將被更名為“空客集團銀行”,以提供相應的金融解決方案來支持空客集團業務,為空客集團提供更多的融資方式。
空客集團首席財務官Harald Wilhelm表示,收購薩爾茨堡慕尼黑銀行為集團推出公司銀行項目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未來數年,空客集團的融資靈活性將得到增強。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說波音和空客以前搶奪的是航空公司,那么未來幾年中金融租賃公司很可能成為它們銷售飛機的另一個重要途徑。而與此同時,無論是波音還是空客都在打造自己的租賃業務。
或提供境外證券化機會
“嚴格來說,波音與空客提供金融租賃服務算是廠商租賃的一種。”一位來自于某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的人表示。
在他看來,波音與空客對于租賃領域的發力是大勢所趨。因為一方面,這一業務可以幫助航空公司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會直接促進飛機訂單的增長;另一方面,租賃業務也會帶來相應的收益。
然而在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理事、融資租賃專家屈延凱看來,飛機制造商進入中國航空金融行業,更多的是提供融資解決方案,很難為中國的企業提供實際的資金支持。
上述金融租賃公司的人士也表示,鑒于租賃公司目前是波音與空客等飛機制造商的大客戶,波音與空客在涉足租賃業務時會格外謹慎。“因為它不可能與自己的客戶搶生意,因此這種廠商租賃的模式更多的是一種戰略布局。”
“不過如波音和空客這樣的世界級飛機制造商,可以為租賃公司提供進入境外證券化市場的機會。”屈延凱指出。
飛機租賃業吐納資金數量巨大,目前融資渠道單一、融資成本相對較高,始終是中國飛機租賃行業發展的掣肘。中國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渠道,90%來源于銀行貸款,這使融資租賃公司發展嚴重依賴銀行。
在近期發布的上海租賃行業綜合信息服務與交易平臺研究報告認為,資產證券化為融資租賃公司提供了低成本的直接融資渠道,有利于緩解融資租賃公司的融資壓力,降低其對銀行貸款的依賴程度。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阿提哈德航空去年凈利潤6200萬同比增48%
- 下一篇:河北航空引進第十一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