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重組料需三年 成本估計高達20億元
馬來西亞媒體報道,國營航空公司馬航(Malaysian Airlines)大重組需耗時三年,涉及的成本可能高達50億令吉(約20億新元)。
據英文《星報》引述消息稱,這只是初略的估計。至于讓馬航轉虧為盈的成本,則有待重組顧問與馬航的大股東國庫控股(Khazanah)進一步洽商與敲定。
熟悉馬航重組的人士說,大重組的成本將涉及對員工的賠償、中止現有合約而需繳付的賠償額、擺脫目前財困所需的資金周轉等。這些成本主要是讓馬航的財政表現漸入佳境。其實,馬航必須繼續注入資金,才能轉虧為盈。
國庫控股本月8日宣布私有化馬航,建議以每股馬幣27仙向股民收購余下的30.63%,這項交易總值13億8196萬令吉,以進行重組。
消息說,馬航本周四公布次季業績報告之后,隔天將宣布重組詳情。
消息指出,國庫控股建議的每股回退27仙,仍需獲股東大會通過。馬航在過去幾年,已針對財務虧損展開重組措施,但在今年四個月連續發生MH370失聯及MH17被擊落墜毀的事件,令馬航陷入雪上加霜的困境。
計劃遣散約4500員工
消息說,馬航也必須就中止或重新談判的合約作出賠償。馬航目前有多份合約,有些合約高于市價,需要重新談判。除了馬航供應商,國庫控股還需要與飛機出租單位重新談判。
“對于馬航員工,管理層正展開某種形式的遣散計劃,并傾向于自愿性離職方式,以減少4500至5500名員工。這樣的話,馬航的總員工人數將從去年底的1萬9577人降至1萬4000至1萬5000人。”
消息指出,馬航應檢討各部門的員工,即使是馬航高級團隊也不例外。“著手展開裁員之前,國庫控股須先決定接下來馬航還要維持哪些航線、依賴哪類客機機種來繼續營運。”
消息說,馬航重組的部分計劃也包括重新配置航線及停飛面臨虧損的歐洲航線,不過,應該維持吉隆坡─倫敦─吉隆坡、巴黎、阿姆斯特丹和法蘭克福的航線。
“新的馬航未來仍需依賴寰宇一家(Oneworld Alliance)聯盟,以節省成本。另外,馬航將專注在飛行營運,反觀支援組(保養維修、工程及操作)、地勤、馬航貨運、飛螢航空及馬航假期‘MAS holidays’則會納入另一個控股公司,以擁有本身的成本營運與控制中心。”
另據《新海峽時報》報道,將在9月19日任期屆滿的馬航首席執行員阿末佐哈里,相信將不獲得延長聘約,而天地通亞通(CelcomAxiata)首席執行員沙查里(Shazalli Ramly),將是取代阿末佐哈里的人選之一。
消息稱,國庫控股預料也將撤換數名高級執行員,以全面落實馬航的重組計劃,以便讓馬航的財政“止血”,并整頓成更具有競爭力的公司。過去幾年陷入財困的馬航一直“大出血”,目前極需重振士氣。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