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鵬航空“匠心飛機”背后的“飛機人”
什么是匠心?匠,是一份對技術的鉆研。心,是一份執著的熱愛。
飛行,是需要精密配合的特殊工作。從飛機的制造、試飛、交付、調機到正式運營,在這其中連接了許許多多不同職位的民航人,他們在不同的崗位為每一架飛機的安全運營默默付出。
9月20日,金鵬航空在西雅圖迎來全新的737-800客機——“匠心飛機”,機長金春強、乘務長李偵逐和機務劉洋成為鑒證人,見證新飛機的啟航,他們每次與飛機相伴也書寫著一個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機長金春強:13年飛行讓我體驗常人難以觸及的視角
在金春強的眼中,成為機長最享受的就是從高空俯視一切的視角,享受駕駛飛機在美國中部大平原那種天高任鳥飛的自由,心醉于冬天夜晚在北極圈附近偶爾能看到玄奧神奇炫目的極光,驚嘆于奧運會開幕式在北京上空看見一個個腳印型的煙花。飛行帶給他更多的是常人難以體驗的精彩和經歷地無數難忘的瞬間,
而在這些精彩的背后,金春強坦言每一次完美的飛行都是源于“苦練內功”的成就感。從飛行學員,二助,一助到成為正式機長,漫長的學習和考試是一個飛行員的必修課。從學習內部手冊、運行手冊、民航法規,在成為機長的路上不僅是簡簡單單地瀏覽手冊,更要去透徹理解其中的內涵并不斷應用于操作技能中。從業13年,雖然在外人眼中他已經是經驗豐富的資深機長,但他還在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接受新的飛行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還在路上!”。
乘務員李偵逐:每天接觸五六百位乘客教會我服務態度
至今,李偵逐還清晰地記得五年前第一次飛行時的場景。當時的帶飛教員問他“你都會什么?”,“我什么都會!”一句帶著初出茅廬的自信讓李偵逐開始了自己的飛行生涯。
安全、準點的把旅客送到目的地是李偵逐日常工作最重要的內容。每年飛行約900多小時,每天接觸五六百位乘客,可能面對著同樣的話術,同樣的服務。但即使是一次次枯燥的重復,李偵逐都不會輕易怠慢。
作為獨生子女的他,偶爾也會任性,但是李偵逐在工作中他總會提醒自己要擺正自己的服務態度,把微笑帶給旅客,是化解許多問題的法寶。尤其是暑運期間,突發的情況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新問題。細心觀察,耐心服務,認真對待旅客是化解突發情況最好的方法,而認真更是李偵逐對“匠心”精神的最深理解。
機務劉洋:那些晝伏夜出與生物鐘戰斗的時光
從熱愛機械開始,劉洋走進航空公司,成為一名機務人員。在此次新飛機引進試飛很早之前,劉洋就來到西雅圖。從飛機上線開始,他需要從組裝、測試等多個環節進行細致的檢查,機務人就是整個飛機運行的堅強后盾。
除了重要的飛機引進任務,與機場的日出為伴是機務人的工作常態。飛機夜間回港之后的檢修工作除了要對抗身體的疲倦,還必須在飛機起飛前兩個小時完成工作的緊迫時間。時間雖然緊迫,但他們卻不敢放松要求,為了完成一個部件更改的小動作,劉洋和他的同事可能要花費兩三個小時。在劉洋眼中這種工作狀態是從機務前輩的身上所感受到的力量,“許多機務前輩雖然平時說的很少,他們身教大于言傳,把每一個不容易堅持的小習慣努力到最后”。而這也讓他更深刻的理解“責任”的含義,在他眼中這也是一個男人應有的歷練。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