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新機場力爭2015年開工 將為江蘇第三大國際機場
日前,《連云港市沿海開發交通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13—2015年)》(以下簡稱《方案》)印發。記者從該方案了解到,到2015年,連云港要基本建成面向東北亞、溝通環渤海和長三角、輻射中西部的海陸空聯運的全國性綜合運輸樞紐,區域性中心港口、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綜合運輸體系基本建成。連云港新機場2015年開建,同時還將大力推進鐵路建設,繼續完善公路網絡,推進內河水運發展。
2010年至2012年
我市完成交通建設投資超133億元
基礎設施建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為加快建設國際性海港中心城市,進一步加快我市城鎮化、工業化進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尤為重要。2010年至2012年,我市累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33.81億元。
2010年至2012年,我市新建高速公路64.9公里,新改建國省干線公路326.1公里,新增鐵路專用線9公里,新增三級航道88.1公里,新增千噸級內河港口碼頭6個。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1506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49公里,形成了以G15沈海、G25長深、G30連霍高速為主骨架的“兩縱一橫”高速公路網,實現了市到縣、縣到縣高速公路聯網暢通。
國省干線公路通車里程達559公里,其中一級公路335公里,共有204、310、327三條國道以及201、235、236、242、245、302、324、326八條省道,初步形成“五橫四縱”干線公路網絡。
行政村公路通達率達100%,實現了縣到鄉通二級以上公路,鄉到鄉通三級以上公路,鄉到村、80%的集中居住點通公路。
鐵路正線長99.3公里,完成電氣化改造,境內設有車站9個。
疏港航道、鹽河航道整治工程建成通航,初步形成了以疏港航道、鹽河航道為骨干的干線航道網,實現千噸級船舶直通京杭大運河。
連云港白塔埠機場完成改擴建,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等18條航線,其中臨時開行1條至香港航線,周航班82班次,2012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萬人次。
連云港新機場將成為江蘇第三大國際機場
力爭2015年開工建設
連云港新機場是江蘇“兩樞紐一大”規劃的第三大國際機場,僅次于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蘇南碩放國際機場,定位為區域性國際空港。規劃遷建新機場,建設區域性國際空港是落實《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謀劃空港未來發展的具體舉措,也關系到連云港未來的發展。
連云港民航站從2009年開始,委托民航上海新時代設計院和華東空管局,開展新機場選址工作,有關專家多次對連云港預留的機場場址進行實地考察。目前,連云港新機場完成初步選址方案。新機場選址報告已通過濟南空軍司令部批準,上報華東民航局待批,力爭2015年開工建設。
未來,我市將重點構建和完善連接國內省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和東北亞地區的航線網絡,開辟與日本、韓國等重要入境旅游客源地航班,構建聯系國內樞紐機場的區域支線網絡,完成口岸配套設施建設,盡快實現一類口岸正式開放,力爭國內國際航線增加到25條以上。
據規劃,連云港新機場占地面積約5800畝,近期規劃飛行區等級為4D級,計劃總投資32億元。計劃2014年完成選址報告報批和預可研報告編制上報,力爭2015年開工建設。
功能完善 高效便捷
我市加快構建鐵路網絡實現公鐵“零換乘”
根據《方案》,我市將加快構建“覆蓋全市、功能完善、結構合理、高效便捷”的鐵路網絡。重點加快連鹽鐵路建設,力爭建設青連鐵路、連淮鐵路,開展連徐客專、連臨鐵路前期研究,推動港口鐵路支線建設工作。
強化區域對外通道建設,加快構建沿海鐵路通道,完善隴海鐵路通道,開工建設連鹽鐵路,同步建設鐵路支線及相關專用線,力爭開工青連鐵路、連淮揚鎮鐵路,積極推進連徐客專、連臨鐵路等項目規劃研究工作。
連鹽鐵路,我市境內正線129.1公里,徐圩港區支線長34.3公里、贛榆港區支線長6.15公里,國鐵I級標準,設計時速200公里/小時,工程總投資約133億元。
青連鐵路,國鐵Ⅰ級標準,連云港境內長8.16公里,工程總投資約10億元。
連淮揚鎮鐵路(連淮鐵路),國鐵Ⅰ級標準,連云港境內全長47.6公里,雙線電氣化,總投資47億元。
連徐客專,連云港境內長約80公里,規劃設計標準為客運專線、雙線、350公里/小時,工程總投資約110億元。
連臨鐵路,國鐵Ⅰ級標準,規劃線路起于東海縣白塔埠鎮東側的隴海線包莊站,向西北進入臨沂市后與新菏兗日鐵路銜接,全長約50公里,我市境內長30公里,工程總投資約12億元。
另外,我市還將以連鹽鐵路、連淮揚鎮鐵路等鐵路建設為契機,同步建設一批鐵路綜合客運樞紐,積極推行鐵路客運站、公路客運站、公交樞紐站一體化建設模式,實現旅客運輸公鐵“零換乘”、城鄉客運無縫銜接,大幅提升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開工建設連云港綜合客運樞紐、贛榆綜合客運樞紐等鐵路綜合客運樞紐。
支撐產業發展
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網絡
建成一批重點路橋工程
《方案》指出,我市將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網絡,建成連云港港北疏港高速公路。加快建設引領沿海開發的國省干線公路網絡,建成跨海大橋、臨海高等級公路等一批重點工程。
我市將加快新一輪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建設,鎮村公交開通率達到35%。進一步提升公路覆蓋水平和等級標準,有力支撐臨港產業、工業園區、灘涂開發和生態園區建設,引導城鎮集聚發展。
建成連云港北疏港高速公路、臨海高等級公路連云港段、242省道青口至楊集段、324省道灌云縣城以東段、345省道灌南新港大道、310國道大酒壺至青湖段、464省道連徐高速東海西互通連接線、235省道灌南段改線工程、245省道沈海高速公路贛榆柘汪互通工程、徐新公路、徐圩港區港前大道等干線公路419.9公里。
建成4.5公里服務港產城一體化發展的海濱大道跨海大橋工程;加快建設236省道東海段、204國道新浦至灌南段、242省道青口至蘇魯界段、344省道連云港至沭陽公路等干線公路207.3公里。
推進石梁河庫區連片開發交通建設,建成各類公路300公里。以規劃引領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結合新農村建設、工業園區建設、高效農業園區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橋梁300座。
充分發揮水運優勢
加快內河港口建設
積極推動海河聯運發展
海河聯運是我市近年來大力建設的綠色低碳運輸方式,對連云港港的發展十分重要。《方案》指出,要加快“兩縱三橫”干線航道網建設,開工建設灌河鹽灌船閘至東三岔段等工程,開展徐圩港區疏港航道等工程前期研究。加快疏港干線航道沿線的內河港區建設,內河港口通過能力達到2000萬噸以上。
我市將充分發揮水運優勢,加強內河航道與沿海港口的聯系,開工建設灌河鹽灌船閘至東三岔段,積極推進徐圩港區疏港航道前期工作。加快內河港口建設,重點建設連云港區中云臺作業區、灌南港區新安碼頭作業區、新海港區板浦作業區、群英作業區等,新增內河泊位78個,積極推動海河聯運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呂梁機場-我們為你保駕護航
- 下一篇:吉林北大壺通用航空機場預計下半年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