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有志成為國際航空樞紐
哈馬德國際機場內景。 王云松攝
卡塔爾面積不過1.1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210余萬,但這個依賴石油和天然氣而富裕起來的小國卻有著“野心勃勃”的夢想——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6月3日,第七十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年會閉幕。卡塔爾航空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克巴·阿爾·巴克表示,卡塔爾航空公司將新購入150架各種型號客機以更換原有舊飛機,并在全球范圍內,繼續開通更多新航線,不斷拓展業務。
與此同時,2005年破土動工的多哈新機場——哈馬德國際機場,經過近10年的建設,今年5月27日全面投入運營,成為卡塔爾新的地標建筑。
目前,卡塔爾航空公司是全世界發展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它共擁有132架各型飛機,可直接飛往141個目的地,并不斷擴大著自己的飛行網絡:2013年,飛行目的地新增12個,2014年又將新增10個航點。隨著改善經濟結構愿望的深入以及豐厚的“石油美元”的支撐,卡塔爾正在打造屬于自己的航空帝國。
“卡塔爾航空正在成為開路人,而不僅僅是追隨者。在全世界航空業尚不景氣的今天,不斷完善全球網絡布局、加大運力投放能力建設的戰略,無疑將助力卡塔爾航空實現夢想。”巴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卡塔爾航空公司的雄心壯志表明,卡塔爾向著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這一志向的確立首先得益于卡塔爾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卡塔爾首都多哈處于連接東西方的地理“交匯點”上。據統計,全世界有近20億人生活在距離海灣地區4小時的飛行距離內,40億人生活在距離海灣地區7個小時的航程內。越來越多的旅客不再從歐洲轉機,而是選擇從多哈飛往世界各地,而多哈原有機場無法滿足乘客的巨大需求。
哈馬德國際機場位于多哈東部,總占地面積達到29平方公里,相當于整個多哈市面積的1/3,機場60%的用地是通過在阿拉伯灣填海造陸實現的。目前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可以起降任何商用機型的機場,新機場配有兩條24小時運營的跑道,支持飛機同時起降,預計每年可起降客機36萬架次。
目前,哈馬德國際機場年客運量為2400萬人次,預計未來這一數字將達到5000萬人次,這意味著該機場每小時就將接待8700名乘客,其中絕大多數為中轉旅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高級官員保羅·斯蒂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哈馬德國際機場將成為一流的世界航空樞紐,卡塔爾在航空業發展中走在了前面。”
其次,卡塔爾航空提供的完善服務也是卡塔爾打造國際航空樞紐不可或缺的一環。從2011年起,多哈機場已經連續4年榮膺“全球商務最佳服務機場”稱號,而卡塔爾航空更是自2000年航空公司星級認證開始以來,多年獲得“五星級航空公司”稱號,它也是2013年唯一獲此殊榮的海灣地區航空公司。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卡塔爾航空多哈機場公關經理克勞斯表示,“我對哈馬德國際機場的印象是‘便捷’。同一航站樓內,乘客可以輕松完成所有轉機手續,而且我們還有電子感應通道,通過指紋和虹膜識別,10秒鐘即可完成通關。”
今年3月3日,多哈航空宣布,將啟動“中轉多哈、城市之旅”活動。在多哈機場中轉、符合條件的旅客,將可享受免費的多哈一日游。同時,機場內還有健身房、游泳池、桑拿中心、水療中心,甚至還有200間客房,這些都足以讓來自全球的旅客充分放松身心,精力充沛地開啟下一段空中旅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紅原機場試飛成功 “環紅”旅游經濟圈浮出
- 下一篇:北戴河機場工程建設進入收尾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