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機場二跑道航道規劃成形 明年6月投用
天河機場三期二跑道將于明年6月投入運行。昨日,機場三期指揮部傳來消息,目前施工人員已開始跑道鋪設的最后一步,即道面層的鋪設。
配合三期二跑道的建設,目前第二跑道的“天路”也已初步完成設計規劃,天河機場高峰起降架次將由目前的每小時33架次提升至60架次。空管人員告訴記者,“天路”就是在空中給來往的航空器劃設一條看不見的路,飛機必須嚴格按照這條路線來行駛,這也是飛行安全的生命線。其實萬米高空中,有很多條隱形“天路”,所有航班必須根據衛星或地面導航系統顯示的固定線路飛行。
昨日中午,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登上高達65米的機場塔臺頂樓。省空管管制運行部負責人閻岳志介紹,塔臺號稱機場“大腦”,也是最核心部門,飛機從起飛到降落的全過程,都由這個塔臺監控、指揮。工作人員如同“空中交警”,在此指揮飛機正常飛行、處理緊急情況、發布管制指令等。目前單跑道航班特別密集,平均不到兩分鐘就要起降1架次,飛機之間空中距離很近,空管人員必須全神貫注緊盯雷達屏幕。
記者進入塔臺頂樓的環形房間,看到室內四周均為藍色玻璃窗,視野極為開闊,可360度俯瞰機場全景,停機坪上的每架飛機一目了然。3位空管工作人員頭戴耳機,目不轉睛盯著屏幕,不斷與進、出港航班飛行員交流。記者觀察發現,雷達屏幕上的每個圓點代表著一架飛機,屏幕上一個個圓點正在不停跳動,同時每個圓點都行駛在一條固定的線路上,數十個圓點所組成的多條線路交會在一起,好似一幅高速公路地圖。
天河機場航務管理部李景春透露,目前第二跑道的“天路”已初步完成設計規劃,待中南監管局審批通過即可。
“目前只有一條跑道的天河機場,平均每天起降500余架次飛機,截至去年底,實際年旅客吞吐量已超過1700萬人次,而其設計容量為1300萬人次,早已達到飽和。這也是為什么旅客有時抱怨航班晚點的主要原因”。
李景春介紹,第二跑道啟用后,“天路”會變得更為順暢,旅客等待時間更短,客流量進一步攀升,助武漢旅客吞吐量鞏固中部第一。(記者 鞠頔通訊員 陳曉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