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沁機場建設的四個“不容易”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瑪沁縣大武鎮(zhèn)東南5.5公里處,矗立著一座主體建筑基本完工的藏式建筑,這便是即將架起果洛州與外界交流的空中廊道——果洛瑪沁機場。機場基準點標高為3787米,屬國內高高原支線機場。果洛機場作為全國地形條件最為復雜、氣候條件惡劣、施工設計難度最大的機場之一,在建設過程中有多個“不容易”。
六次論證
導航臺臺址艱難選定
記者了解到,海拔高度在2438米以上的機場稱為高高原機場。由于高高原機場運行環(huán)境比一般機場復雜得多,所以我國民航管理部門對高高原機場運行要求極為嚴格。
果洛機場是全國地形條件最為復雜的機場之一,其首要復雜因素就是存在影響飛行安全的凈空問題。由于機場跑道兩端高山聳立,山體對導航信號的遮蔽非常大,因此導航臺臺址如何選定是一大難題。經過六次論證與把關,機場導航臺地址才最終確定。
在哪里建臺站,建幾個臺站?這都要由飛行程序決定。因此在選址前期,青海機場有限公司采集了果洛機場的地形數據,供三家相關專業(yè)單位做全面分析,以確定新建臺站的適用性。
為確保果洛機場導航臺建設萬無一失,通過多次專家會議,就臺址的選擇問題進行論證與討論,也就選址方案進行了多次專業(yè)調整。2015年2月的果洛機場導航臺臺址論證會后,經過民航西北管理局對臺址的再次審查,最終決定將西航向臺、兩個下滑臺分別調整上百米至幾十米。同時針對東端導航臺東南西北都有山體,周圍地勢低洼的情況,將用于反射導航信號的地網直徑加大、高度增高。
兩個首次
新嘗試新技術保安全
“在建設過程中,我們針對東端導航臺4200米的海拔高度,以及道路坡度、施工難度和工期等方面的考慮,并從質量、密閉性、保溫等方面對方艙考察研究,嘗試使用方艙結構安裝導航設備,而不是設計中常用的混凝土結構。”青海省機場建設指揮部果洛機場建設分部副指揮長顏生瑜說。方艙是目前搶修保障、醫(yī)療通信和施工建設中常用的設備設施。
由于方艙結構在省內是第一次使用,而導航設備安裝使用方艙結構在西北地區(qū)也尚屬首次,在建設過程中,青海機場有限公司在鋼結構基礎、焊接、安裝等方面嚴格控制,實踐證明,使用方艙結構大大節(jié)省了施工時間,保證了工期要求。
尚屬首次的還有果洛機場啟用的先進導航設備,果洛機場是高高原機場,導航設備的運營穩(wěn)定至關重要。在綜合省內各機場導航設備運行情況后,對全國主流導航設備從設備選型、參數設定等方面進行對比,選用了具有自檢功能的國際先進設備,導航系統(tǒng)配置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同時,導航系統(tǒng)配置了兩套一類盲降,這不僅是西北地區(qū)第一個達到此配置的支線機場,在國內支線機場也屬罕見。
因地制宜
解決導航臺建設施工難題
果洛機場導航臺臺址確定后,于2015年6月開始施工,此時距年底校飛不足半年,建設工期壓力巨大。
開工初期,東導航臺位于海拔4200米的高山上,也是省內海拔最高的導航臺,公路距離40公里,上山只有一條坡度大的泥土路,大型車輛和施工機械無法上山。施工建設人員對原設計方案進行了優(yōu)化,將坡度較大的直線路面改為盤山路,減小了上山坡度,將道路全部改在陽面,將水泥路面改為防滑防結冰的沙礫路面,解決了施工進場路的問題。
除了東導航臺,西導航臺公路距離15公里,雖道路相對平坦,但位于一片沼澤地。如果在沼澤地里建設監(jiān)控鐵塔及附屬用房,容易造成臺站基礎下沉,影響機場正常運行。
對此,青海機場有限公司根據現場情況,實際優(yōu)化了原有施工方案,將地基硬化處理,在重要設施下面澆筑深度9米、直徑0.8米的水泥樁1200根,同時將原基礎向上抬高了兩米,相當于將西導航臺臺站建設在混凝土立柱上,并將原設計標號為C20的水泥提高至C30,同時增加鋼筋,確保臺站基礎的穩(wěn)定性。
條件艱辛
每一秒堅持都是奉獻
果洛機場海拔高、建設工期短,導航臺距離機場和州府都有一定距離,從州上往返導航臺需要兩個小時,為了保證建設工期,機場建設人員吃住都在現場。
“建設隊伍中,有很多新婚不久的年輕人,也有很多家中有老人需照顧的工作人員,因為離家遠,家里的事情不能回去幫忙。也因為有他們的貢獻,機場才得以順利建設。”顏生瑜說。建設初期,由于上山的路還未修好,機場建設人員只能白天修路,晚上在路邊搭帳篷住宿,為的就是天亮時盡早施工,直到上山的路修好才在導航臺附近搭建了固定的帳篷。
建設過程中,現場無水無電無暖,為了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只能從州上運送飲用水。因為只能用臨時發(fā)電機發(fā)電,大伙每天的伙食十分簡單,只有晚上燉上一鍋菜,機場建設者們才能圍在一起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
但更艱難的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山頂每天狂風肆虐,即使七八月份工人也要穿著厚重的棉衣干活,4200米的海拔人們行走都很困難,建設者們還要完成支模板、抬鋼筋、砌磚墻的工作,依靠著頑強的意志和奉獻精神,導航臺僅用4個月就完成了土建工程,為后續(xù)設備安裝調試贏得了時間。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