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國際進軍 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又添"砝碼"
7月,民航中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下屬設計單位——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通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嚴格審核,成功獲得“傳統的和基于性能的導航(PBN)儀表飛行程序設計”資質認證,成為國內第一家,也是亞洲第一家,全球第五家獲此認證的設計單位。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有關領導表示,為了取得該項認證,設計院此前做好了扎實工作。
讓設計質量更上一層樓
飛行程序設計對于保障飛行安全、充分發揮空域資源、降低運輸成本等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飛行程序主要包括基于陸基導航設備的傳統飛行程序和基于性能的導航(簡稱“PBN”)的飛行程序。其中,RNAV-1和RNP-1是PBN中的兩種方式。PBN導航比基于陸基導航設備的傳統導航更為先進。
2009年10月,民航局頒發了《中國民航基于性能的導航實施路線圖》,對飛行程序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規劃,明確提出到2016年,全部機場實施RNAV—1或RNP—1運行,到2025年實施PBN的政策和總體工作規劃。
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負責飛行程序設計的部門為飛行程序設計所,其前身是民航中南空管局情報中心飛行程序設計室。從1985年參與設計以來,飛行程序設計所就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是全國第一家自主設計大型國際機場雙跑道RNAV飛行程序設計單位;是率先實施RNP 連接ILS飛行程序設計單位;是全國首家開展機場凈空控制保護設計單位。2009年,根據民航局的WGS-84坐標過渡工作的相關部署,協助中南地區全面實施WGS-84坐標系統。2012年6月,還承擔了澳門國際機場PBN飛行程序設計項目。
為了保證飛行程序的設計質量,爭取到更多業務,讓客戶放心,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對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于去年正式啟動認證工作。
參與國際競爭有了“敲門磚”
去年,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對飛行程序設計業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圖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取得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資質認證。2012年11月,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正式啟動向ICAO申請PBN飛行程序設計資質認證的工作。
本著“規范設計流程,建立安全規范,加強安全管理,保證項目質量”的宗旨,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嚴格按照ICAO的認證標準和要求,對飛行程序設計工作進行了認真細致的梳理,在設計流程、設計規范、管理以及質量等方面做了大量符合認證檢查的工作。
經過6個多月的努力,研究院今年5月向ICAO提交了有關申請材料。ICAO航行局根據《飛行程序設計質量保證手冊》和《空中航行服務程序——航空器的運行》對廣州白云、深圳寶安、武漢天河以及張家界荷花等10多個機場的飛行程序進行了嚴格審核。他們向研究院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如何保證飛行程序設計的質量,最終的質量保證由召開專家意見會評審這一形式是否合理;在出現飛行程序設計風險時,怎樣處置危險源;飛行程序的地面驗證如何進行等。根據ICAO航行局提出的意見,雙方積極溝通和協調研究,研究院最終順利通過了ICAO的審核。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人員表示,獲得ICAO資質認證后,為下一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地空結合”覆蓋設計全業務流程
航空港的設計主要包括地面設計和空側設計。在國內,地面設計部分由機場設計單位主導,主要包括總體規劃、場道、航管、助航燈光以及建筑、供配電、給排水、暖通、消防、通信、弱電、道橋、地基處理等專業工程。空側設計部分由飛行程序設計單位主導,主要包括飛行程序設計、飛機性能分析、空域規劃、機場凈空障礙物評估。在一個機場的建設過程中,特別是在前期的選址、可行性研究階段,地面設計與空側設計要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
此前,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完成了中南地區多個機場的飛行程序設計工作,包括廣州白云、深圳寶安、鄭州新鄭、海口美蘭和長沙黃花等29個機場傳統與PBN飛行程序設計。去年,民航中南機場設計研究院將主導地面設計的機場設計單位與主導空側設計的飛行程序設計單位進行資源整合,成為我國第一家“地空結合”全業務的航空港設計單位。研究院表示,未來他們將開展全業務設計,使機場的設計更為優化,同時有效降低機場投資成本。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白塔機場或遷建和林巧什營
- 下一篇:神女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