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爛尾機場將再度后延至2018年
據德國《圖片報》8日報道,柏林勃蘭登堡機場再出問題,因防火措施不過關,再次延遲交工。

因防火措施不過關,再次延遲交工
這項當地政府的“面子工程”如今徹底成了財政拖油瓶。
該機場原計劃交工日期在2011年,卻因多處設計失誤和施工缺陷,遲遲不能啟用。
3月初曾有負責人表示:計劃2017年10月交工。但此次又曝出排煙系統有問題,防火措施不過關,德國媒體認為2018年也懸。
觀察者網此前報道,勃蘭登堡機場于2006年9月破土動工,最初計劃的全面啟用時間是2012年5月。當時,柏林市長沃維萊特將柏林新機場稱為“成功的項目”,是柏林的“新形象”。2012年5月,記者剛接到柏林新機場的落成慶典邀請沒幾天,新機場方面卻臨時宣布將啟用日期推遲到6月。之后又宣布啟用日期推遲到當年10月。此后,新機場新聞官拉爾夫和安娜不斷給記者們發郵件說明情況。2013年1月,新機場的落成典禮再次被推遲,原因是新機場有超過兩萬處不符合規定的地方:如線路管道鋪設不達標;登機辦理臺數量過少;行李傳送帶數量不夠;制冷設備功率太低;機坪跑道若兩架飛機并排起飛,可能出現空中沖撞等危險事故;噪音污染治理要重新設計等等。

機場施工問題圖(來自德國媒體)
這些缺陷讓柏林新機場的啟用時間一再推遲,也意味著工程費用也不斷追加。新機場起先的資金預算為25億歐元。2014,這一數字已翻番,增加到50億歐元。有德國媒體估算,最終機場建成要耗資80億歐元。
前柏林市長克勞斯•沃維萊特因此辭職。他曾提出“窮卻性感”的營銷口號,一度讓柏林成為歐洲最受歡迎的旅游城市之一。不過由于機場工程延誤和預算大幅超支,使他形象一落千丈,不得不辭去市長職務。
如今交工日期再次延遲,這意味著,一個客流量年約2700萬的機場,可能要造11年以上。
(觀察者網綜合德國《圖片報》、環球時報等)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