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機場建設進入攻堅期(圖)
巴中機場航站樓效果圖
4月24日凌晨,巴中市恩陽區興隆場鄉鳳凰廟村,本該萬籟俱寂的山野,被山頭上巨大的探照燈和汽車車燈映得雪亮,挖掘機不知疲倦地揚著鐵臂,數百輛大卡車往來穿梭,這就是巴中機場的施工現場。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現場指揮長李海龍雙眼熬得通紅,他告訴記者,巴中機場是川東北最大、川內也不多見的高填方機場,今年春節之后,機場建設進入攻堅階段,每天都有1200多人和500多臺機具晝夜施工,必須趕在今年7月雨季來臨之前,完成整個地基基礎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試飛。
千人大會戰雨季前啃掉“硬骨頭”
巴中機場所在的鳳凰廟村,屬淺丘地貌、視野開闊。機場涉及土地2000余畝,機場總工程師劉天君介紹,總計要削掉大大小小的山頭13個,回填9條溝。據測算,工程填方量和挖方量,分別高達1200多萬、1400多萬方,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僅僅填方量,就想當于大家十分熟悉的巴城望王山的體量。”如此高填方,在川內都不多見。
2015年12月2日,第三標段率先開工,今年春節之后,三個標段全面推進。每年7月,巴中就進入雨季,根據安排,必須搶在6月30日之前,完成整個地基基礎工程。為此,指揮部倒排工期,晝夜施工,每天都有1200多人、500多臺機具同時作業,人員和機械都已達到飽和狀態。截止4月23日,挖、填方的工程量均已分別完成40%,“按照這個進度,6月底前,我們能夠啃下地基基礎工程這塊硬骨頭。”劉天君信心滿滿。
明年底前試飛夢想觸手可及
現場指揮長李海龍,系巴中市發改委機關黨委書記。23日下午,記者見到他時,和工地上其他施工人員沒有兩樣:迷彩服、黃膠鞋,原本白凈的皮膚曬得黝黑,由于連續熬夜,他雙眼通紅、聲音嘶啞。
今年春節后第一天,李海龍走出機關,擔任機場建設現場指揮長。蹲守工地、審核資料、協調關系等大小事務,他都得抓。雖然工地離城區僅13公里,但他已經5天沒有回過家。
“這段時間天氣好,必須抓緊,不能有半點放松。”李海龍每天奔波在三個標段之間,努力將人員和機具的效力發揮到最大化。
在另一條戰線上,李海龍的同事以及很多人,正在按照市委書記馮鍵提出的“按過夜機場、備降機場的標準建設,力爭建成川東北最大、最好、最現代化的機場”而奔忙:原來設計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的航站樓,調整為13000平方米,已報省發改委審批;站坪機位由4個增加到6個,規劃方案進行了預留;機場運營的談判取得實質性成果……
過了雨季沉降觀測期,10月份進行跑道混凝土澆筑;2017年底,巴中機場完成試飛。巴中人飛出大巴山的夢想觸手可及。
小資料
巴中機場位于巴中市恩陽區興隆場鄉的鳳凰廟村,距興隆場鄉4公里,涉及土地約2000余畝。巴中機場被列入四川省《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飛行區按4C標準設計,建設內容包括一條長2600米、寬45米的跑道,航站樓5000平方米(將增加至13000平方米),站坪機位坪機位4個(預留6個)。機場距離巴中城區直線距離13公里,距離主要風景名勝區光霧山·諾水河景區較近,有成巴(成都到巴中)、巴陜高速和規劃中南巴漢高速通達。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