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機場首期將建兩個航站樓 猶如太陽神鳥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構型取意具有成都特色的太陽神鳥,航站區內四座單元式航站樓猶如四只馱日飛翔的神鳥,寓意著古蜀文明在成都這片神奇土地上歷經三千余年的延續、傳承和生長,寓意著成都新機場以獨有自信高昂的姿態面向世界騰飛。(圖片來自網絡)
總體規劃
建6條跑道,126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滿足遠期900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需求,總投資718.64億元
首期工程
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和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建兩縱一橫3條跑道
昨日,省發改委透露,國家發改委已正式批復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項目可研報告。這標志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已走完所有審批程序,也意味著成都向雙機場時代邁出重要一步。機場建成后,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北京后國內第三座擁有“一市兩場”的城市。

首期將建設兩個航站樓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總體規劃6條跑道,126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滿足遠期9000萬人次的年旅客吞吐量需求。首期工程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和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建設兩縱一橫3條跑道。首期還將建設兩個航站樓,總面積約60萬平方米,為雙流國際機場T2航站樓的近2倍。
機場還將建設157個停機位的站坪,6萬平方米的貨站及中國國航西南分公司、四川航空公司等基地工程和空管工程。同時,還會建設8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換乘中心、18萬平方米的停車樓,并建設貨運、航空配餐、場務、消防救援、生產生活輔助設施以及供電、供水、供氣、排污等公用配套設施。

項目總投資718.64億元
根據批復,項目總投資為718.64億元,是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依托空港經濟區、天府新區,成為長江經濟帶向西延伸的空中橋頭堡、絲綢之路經濟帶最大的航空港,將著力構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以機場為核心,完善航空貨運倉儲設施,大力發展客貨運中轉集散業務,形成空、鐵、水、陸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全球重要樞紐機場和主要經濟體航空物流通道。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著力構建國家級內陸航空港經濟發展示范區,加快培育臨空產業,大力發展航空客運、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以及航空航天、高新技術等高附加值產業,打造以航空物流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成為四川乃至全國重要的新興增長極。還將著力構建西部現代空港新城,以航興城、以城促航、產城融合,建設航空特色鮮明、智能綠色低碳、宜業宜商宜居的國際化現代航空城市。

方案解析:
1、航站樓構型取意具有成都特色的太陽神鳥,航站區內四座單元式航站樓猶如四只馱日飛翔的神鳥,寓意著古蜀文明在成都這片神奇土地上歷經三千余年的延續、傳承和生長,寓意著成都新機場以獨有自信高昂的姿態面向世界騰飛。
2、航站樓構型采用兩個獨立的候機樓以手拉手方式予以連接,較好的結合了單元式航站樓和集中式航站樓的優點。
3、建筑造型大氣流暢、具有現代氣息,設計與結構布局合理,造型與功能相一致,形式和景觀較好的融入了地方特征。
4、優化了飛行區跑滑設計,減少了滑行距離和滑行等待時間。航站樓流程合理,設置了國際和國內可轉換機位,提高了應對未來發展的靈活性。
5、交通設施布局合理,進場高速掉頭環設置對交通組織優化作用明顯。
6、用空、陸兩種方式連接嵌入式酒店,方便旅客快捷到達航站樓,采用曲面網架結構加錐形管單層網殼的結構方案,既滿足建筑采光要求又相對經濟合理,適度降低了造價。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