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機場:新航站樓今年完成“暖封閉” 明年正式運行
六月,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比熙攘繁華的進出港場面更熱火朝天的是機場擴建工程如火如荼的酣戰景象。
汽車吊、塔吊、打樁機等各種大型機械有序施工作業,2500余名建設工人緊張忙碌。當前擴建工程項目部正在全力推進各項工程建設。自去年全面開工,經過一年多的建設,目前新航站樓主體工程已初展英姿,飛行區已增加24個機位并投入使用。
搶抓工期 加速建設
在新建航站樓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進行的是航站樓鋼網架安裝。這項工程對于要在今年供暖期前完成的“暖封閉”來說非常關鍵。擴建工程項目部采取有效措施,實施24小時不間斷施工,全力推進整體工程建設。
所謂“暖封閉”就是將新航站樓建成可以供暖的毛坯房。為了充分利用有效施工期,加快進度,目前航站樓的屋面鋼結構,高架橋的承臺、墩柱,地下車庫的土方開挖,航站樓配套設施都在同步施工中。
記者了解到,項目部優化方案,立體交叉施工。細排工期計劃,不斷優化施工組織,調整施工工藝及工序,同步進行航站樓鋼網架、玻璃幕墻、管線敷設、設備安裝等施工,立體交叉推進工程建設。
引進高科技,提高功效。在施工中,應用BIM技術和天寶機器人定位。BIM技術也稱為三維動畫模擬,是對傳統平面設計的升級,通過它的應用,避免結構、墻體、管網之間的沖突。再通過天寶機器人定位施工,減少誤差,減少返工及拆改,節約建設時間,利于后期運行維護管理。
為保障關鍵工期節點,擴建工程項目部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采取進場材料冗余等措施,集中力量,加快推進各項工程建設。同時,針對降雨、大風等特殊情況,制定詳細應對預案,減少天氣對施工的影響。
攻堅克難 建設運行兩不誤
此次機場擴建,以集約、節約、便利旅客出行為原則,航站樓采取了“貼鄰建設”。所謂“貼鄰建設”,就是在現有航站樓正常運行的情況下,貼鄰建設新航站樓,最后二者合一,一體使用。這對我國大型機場的應用尚屬首例。
據悉,“貼鄰建設”的優點是規劃科學,用地節省。建成后,節約運行成本,便利旅客出行,但建設期間給建設和運行帶來了挑戰。面對運輸生產增長快、運行資源缺、建設工期緊、有效工期短、施工臨建場地少、多施工單位和多專業工程同時作業等難點,省機場集團積極應對,確保建設運行雙安全、兩不誤。
為保障安全,制定“兩確保,一減少”等措施,“兩確保”即:確保施工安全、確保運行安全。“一減少”即:盡量減少對旅客出行的影響。以嚴控揚塵為例,施工現場配備了大臂噴淋塔吊、灑水車、水炮車、PM2.5檢測儀等設備,減少施工對機場環境的影響。
為便利旅客,采取“新設快速接站專用通道、增設國際國內免費中轉車;動態組織分區域施工,多次進行交通導改,在航站樓前設置貫通施工區域的人行通道;增派交警力量、增設紅馬甲志愿服務”等措施,保證機場運行順暢。
新航站樓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
據介紹,本期擴建工程總投資44.7億元。新建航站樓面積16.25萬平方米,新增機位43個,配套建設其他附屬工程。
機場擴建工程對完善哈爾濱立體綜合交通網絡,深挖龍江航空運輸市場潛力,推動經濟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明年新航站樓正式投入使用,屆時哈爾濱機場硬件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我省航空運輸市場將得到更大釋放,為“一帶一路”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提供運力支撐,促進中俄經貿聯系,加快東北亞區域開發。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