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飛機失事叫停“游學” 因噎廢食
美國《僑報》9日刊載《叫停“游學”,因噎廢食》一文指出,韓亞客機失事讓游學亂象被推倒風口浪尖,對夏令營項目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甚至是叫停,這是“懶政”作為,真正負責任的做法是疏堵結合,進行規范,主管機構、學校、家長共同承擔責任,以保證游學孩子的安全,并且真正學到知識。
文章摘編如下:
韓亞客機失事,讓來自浙江江山中學的兩名花季女孩“夢”斷舊金山,她們本是參加學校組織的夏令營活動,赴美游學,卻不曾想踏上一條“不歸路”。人們在悲痛哀悼之余,“空難”背后的游學亂象也再次引發關注,輿論也對“游學”口誅筆伐。
雖說事故是意外的“空難”,其因不在乘客動機。但是隨著媒體聚焦,“空難”與“游學”逐漸被畫上了等號:“游學”等于“危險”。于是乎,游學的主管行政機構坐不住了,浙江衢州市教育局更是緊急叫停各種學生夏令營活動,浙江省教育廳也表示將對夏令營項目采取相應的限制措施。
這表面看起來算是行政機構“勤政”,實則還是“懶政”。
早在事故發生之前,“游學之亂”已經頻繁見諸報端,“游多學少”更是不在少數。對游學的亂象早該嚴管。游學市場背后的確是亂象叢生,但游學本身無罪。遠行游學古已有之,孔子游學后寫《春秋》,司馬遷游學后著《史記》等。為增長見聞,為修德怡情,給未來鋪路,中國家長不惜斥資數萬元送孩子到海外參加夏令營,這本也無可厚非。
如今,游學被一律叫停,是矯枉過正、因噎廢食。學校組織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學生來海外學習游歷,問題出在“歪嘴和尚把經給念壞了”。對于游學亂象,一方面應禁止學校從中牟利,另一方面要做好監管、嚴控風險,深刻反思為何不具備出境游資質的機構可以組織學生來海外游學?主管機構更應未雨綢繆,規范游學,而不要等到傷亡事故發生之后再出手!
對于大陸的游學市場而言,相關部門監管機構應疏堵結合,進行規范,主管機構、學校、家長共同承擔責任。如此,游學的孩子才能獲得安全保障,也能真正學到知識,不再“游多學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機場落戶神農架 是歡喜還是心憂?
- 下一篇:韓亞舊金山空難:對事故原因不應妄下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