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航空運輸政策 加強飛行員培訓機制
字號
21世紀是現代化經濟的時代,也是航空經濟大發展的時代。如何推動航空經濟的發展,促進全球環境保護成為當下熱門話題。在5月16日開幕的2013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中國南方航空(60002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張子芳書記就如何發展航空經濟完善航空運輸政策提出了建議。
面對當下日益繁榮的中國民航業,我們不得不去正視其在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劣勢。機場在發展中面臨空域資源緊張、國際競爭力不夠、航空公司在航空運輸發展中的人才缺失,這些都對完善航空運輸業產生不利影響。
發展航空經濟需要航空運輸業的充足保障,而航空運輸的發展卻受到人才的限制。據統計,中國未來20年至少需要民航類人才24萬人。其中,飛行員短缺是各大航空公司關注的焦點問題,也是其憂慮的薄弱環節。對此,張子芳表示:國內一年培訓飛行員約2500人,而就飛機引進速度,市場需求飛行員大概1000人次,F在航空公司的培養速度、培養規模和飛機引進的速度,是遠遠不匹配的。
飛行員緊缺的現狀決定了航空經濟的發展速度。張子芳也提出若干意見,一是加快飛行員的培養步伐,希望中國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簡稱“民航局”)方支持有條件的航空公司自行培養飛行員,在政策、資金給予扶持。二是飛行員市場化流動是今后市場化方向,但在目前發展階段,這種流動方式造成了原本就很緊張、資源很有限的情況變得更緊張有限。三是航空公司在彌補飛行員緊缺下引進很多外籍飛行員。因培訓方式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語言不同,可能帶來了很多管理上的不同。如何讓他們文化融合,怎么樣讓思維模式和管理模式能夠更接近,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為緩解大陸飛行員緊缺矛盾,民航局可加大對飛行院校的支持力度,讓老模式能培養出更多人才;同時加強創新機制,鼓勵有實力條件的航空公司量參與飛行員的培養,建立開放式的市場化人才培養新模式。加強飛行員培訓機制是完善航空運輸機制重要保障,也是促進航空經濟大發展的重中之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商業地產的機場機會
- 下一篇:我國將做好航空經濟需統籌謀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