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凈空”成空談
我國民航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民航各單位都抓緊機遇謀發展,民航產業鏈上的相關產業也隨之興起。機場的發展給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活力,不少地方政府也越來越意識到民航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發展臨空經濟、打造航空城的思路。這本來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其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在發展臨空經濟、打造航空城的過程中,機場周圍新建了各類建筑物,部分建筑物處于機場凈空保護區范圍內,卻沒有按照規定限制高度,直接影響到了飛行安全。有些人認為,飛機起降是在機場進行的,機場周圍凈空環境對飛機安全影響不大。殊不知,航班起降飛機必須按規定的航線飛行,航線周圍的空間條件好壞直接關系到飛行安全。當機場凈空條件受到破壞或達不到標準時,會嚴重影響飛機起降安全。例如,凈空范圍內出現超高建筑物就破壞了飛行的凈空條件,進而導致嚴重的不安全事件。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超高建筑物會影響機場目視助航設施的正常運作,甚至可能發生飛機與建筑物相撞而機毀人亡的慘劇。1988年5月,我國北方某地就發生過一架訓練飛機正常著陸時,機翼擦到機場凈空區內一棵超高的大樹,導致機毀人亡。
著名的墨菲定律認為,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墨菲定律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上人們為什么不能忽視小概率事件的科學道理。這也警示我們在安全問題上,不能有絲毫的放松,要時刻提高警覺,堵住每一個存在漏洞,才能防止事故發生。對待凈空環境保護問題,亦當如此。
做好機場凈空環境保護工作,地方政府應該首當其沖。2009年7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的《民用機場管理條例》中有規定:機場凈空保護區域由所在地政府公布,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對機場凈空保護區域進行劃設、保護和整治,采取措施鼓勵、支持民用機場發展。由此可見,地方政府是機場凈空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這就要求政府規劃部門按照規定,對機場凈空保護區內的建設項目進行嚴格審批,該限高的限高,不該建的不建。切記不能因為追求地方、部門的局部利益而犧牲機場凈空環境。與此同時,機場也要積極主動配合政府,為凈空環境的保護和整治獻言獻計!
此前,我國包頭機場、海口機場也曾出現過因機場周邊建筑物超高問題被迫關閉的事件。機場關閉,帶來的是航班無法起降,旅客不滿,也對社會資源造成極大浪費。長此以往,不解決機場凈空環境問題,將直接影響到機場吞吐量增加和新航線的開辟,阻礙機場的可持續發展。
不論是發展臨空經濟,還是打造航空城,都是依托機場,圍繞機場發展而發展區域經濟。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因為安全問題限制了機場的發展,那么從長遠來看,發展臨空經濟、打造航空城也只會是空談。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機場推動城市總部經濟發展的實證分析
- 下一篇:中國低成本航空將迎來"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