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頭大部件實現交付
作為我國自主研制的“三個大飛機”之一,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以下簡稱AG600)機頭3月17日在中航工業成飛民機實現交付,這是AG600研制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作為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AG600是國務院立項批復的大型民用飛機項目之一,從型號研制啟動至今,相繼完成了初步設計評審和詳細設計評審,2014年上半年進入工程制造階段。2014年12月29日,首個大部件中機身在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成功下架。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和剛剛圓滿結束之后,AG600研制工作捷報頻傳。
2015年3月13日,由中航工業成飛民機及成飛承擔的001架機頭大部件在成都順利完成總裝下架,并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AG600項目001架機頭大部件“批準放行證書/適航批準標簽”,于3月17日在成都實現交付。AG600機頭為0-18框機身部段,包括飛機座艙、前起落架艙等結構,長9.5米,共5200余項零件。為了滿足水陸兩棲特性,機體結構上半部按照飛機結構設計,下半部按照船體結構設計,設計和工藝制造難度非常大。成飛民機從2014年1月開始接收設計數模,并行開展工藝準備工作,經整個研制團隊的共同努力,4月開始零件制造,11月開始組件鉚接,至2015年3月13日完成總裝下架,獲得適航批準標簽。從零件制造到總裝下架、適航批準并達到交付狀態僅用12個月時間。
2015年3月2日至13日,中航工業通飛AG600飛機預審查組和中國民航局組織的AG600審查組依據AP-21-AA-2011-03-R4程序及AG600型飛機制造符合性檢查計劃(CIP)的要求,對機頭交付前的制造符合性檢查工作進行了認真的審查,中航工業成飛民機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整改。3月13日,中國民航局AG600審查組向申請人頒發了AG600項目001架機頭大部件的“批準放行證書/適航批準標簽”。AG600項目001架機頭大部件的順利交付,標志著項目研制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為下一階段的機體對接和總裝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研制的AG600中央翼、外翼,以及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研制的后機身、尾翼等大部件也將陸續完成制造及適航審查,隨后交付珠海進入總裝。AG600飛機計劃2015年底前完成總裝下線,2016年上半年實現首飛。
AG600飛機按“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系列發展”的設計思路,采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布局及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選裝4臺渦槳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53.5噸,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能力,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加改裝必要的設備,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資源探測、客貨運輸等任務的需要。這款飛機的最大特點是既能在陸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可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投水滅火,除水面低空搜索外,還可在水面停泊實施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最多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
在AG600研制中,中航工業通飛作為責任主體,中航工業特飛所/中航通飛研究院作為總設計師單位,中航通飛華南公司作為飛機主承制單位,統籌全行業力量,開展飛機研制。其中中航工業成飛民機承擔機頭的制造,中航飛機西安分公司承擔中機身和機翼的制造,中航飛機漢中分公司承擔后機身和尾翼的制造,中航工業通飛華北公司承擔發動機短艙的制造,中航工業復材中心承擔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的制造,中航工業南方承擔發動機的研制工作,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統也由中航工業所屬相關單位研制。
2014年11月,在第十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AG600又獲得兩架意向訂單,展現了良好的市場前景。2015年2月6日,中航工業在珠海召開了型號年度研制工作會,明確了年度研制目標,細化了工作計劃。項目行政總指揮,中航工業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耿汝光與40多家參研單位簽訂了研制責任書,要求各單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項目管理,全力以赴確保AG600研制成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無人機消霧霾?別逗了,這不科學
- 下一篇:通航產業園8月迎首飛9月辦跳傘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