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機場70%虧損 地方拉動GDP盲目上馬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和浙江省交通廳聯合出臺《浙江省通用機場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浙江省11個市都將有一個以上運輸機場或一類通用機場。新改建運輸機場9個、一類通用機場5個;新建二類通用機場16個、三類通用機場20個以上,總投資約80億元。
事實上不僅是浙江,各省市機場建設熱情高漲,將呈井噴式增長。針對這種現象,相關專家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復核和實地調研,以免造成資源浪費。
決策層批示將民航作為國家戰略產業
作為全國通用航空綜合試點省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浙江省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的通用機場有9個,包括建德千島湖、東陽橫店、平湖九龍山和舟山五島(東極、岱山、嵊泗、衢山、桃花)、浙醫二院醫療救援點,每萬平方公里擁有通用機場0.85個,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按照浙江省《規劃》,到2030年,大部分縣(市)都擁有通用機場,形成“9730”總體布局,即9個運輸機場、7個一類通用機場、30個二類通用機場,若干個三類通用機場。第三類即臨時起降點,基本上是直升機場和水上機場,需求最多,約需90個。
就在浙江省出臺《規劃》之前,早在今年一月份,地處浙江溫州市偏僻的山區縣,《文成縣通用機場布局選址規劃》通過專家評審,計劃在縣域內建設1個一類通用機場和11個三類通用機場(直升機臨時起降點)。
根據《江蘇省“十二五”及至2030年通用機場布局規劃》,將建立以基地通用機場為核心,小型通用航空機場和臨時起降場相互補充的三個層次的總體布局,力爭到2030年形成蘇南、蘇中和蘇北三大通用機場群,全省共布局13個基地型通用機場,38個通用二類機場。
與經濟發達地區一樣,中部地區的機場建設也不甘落后。與浙江相鄰的江西省,規劃到2020年,全省通用機場達到28個,其中,基地通用機場22個,一般通用機場6個。根據《湖南省通用航空產業2013-2020年發展規劃》,未來湖南將建設21家通用機場。
“航空產業將是最后一座金礦。”浙江九龍山航空俱樂部總經理牛衍凱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地方熱衷建設通用機場不僅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還有機場帶來的經濟增長。他說,現在的機場不是單純的機場了,而往往會以集產業園區、航空小鎮或者一個機場綜合體的形式出現,會有航空產業、房地產業、酒店和度假村等,對經濟的帶動、GDP的拉動非常大。
國家支持航空產業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十三五”期間中國推進通用機場“縣縣通”的市場條件和需求是潛在的,也是巨大的。他透露,決策層在《關于民航發展的報告》上批示,將民航作為國家戰略產業。
70%的機場虧損,應做高級別復核調研
機場建設容易,但賺錢難。
牛衍凱表示,機場建設投資回收比較長。他們的俱樂部目前也只能持平。他坦承,如果算上當初的建設費,利息錢都賺不到。但是作為集團公司的配套部分,由于有了機場,企業品牌溢出效應也顯現出來,房子好賣了,地價也漲了,集團愿意、也有能力養著,但是對于他們俱樂部的股東來說,是不賺錢的。
行業盈利水平非常低。長期關注航空業的專業人士李仙勇告訴記者,全行業2008年取得經營許可的企業僅89家,到去年9月份這個數字是226家,今年據說這個數已經突破250家,也就是說現在的數量是7年前的近3倍,而且大量的企業是在2011—2014年期間新成立的。他說,“蛋糕沒增加多少,分蛋糕的人一下涌進來這么多,怎么分?另一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9月,已經取得經營許可但未通過運行合格審定的有84家企業,通過運行合格審定但未被列入2015年通航補貼名單的有49家,也就是說有133家通航企業沒有業務或基本沒有業務,占了一半以上的坑,你說整個行業的盈利水平能高嗎?”
作為通用航空的一種,支線飛機上座率還是很低的。江蘇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前幾年地方政府為了追求GDP,盲目搶灘在蘇北地區一連建設了3個機場,相距不足200公里,起飛到降落二十幾分鐘,結果淮安飛南京首發機票只賣出了一成(20張)。
隨著中國高速鐵路省際、城際間的交通網絡日益四通八達,一些追求政績的省份投入巨資大規模興建機場,之后結果卻是一番蕭條景象。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記者,中國現在運營的機場當中,有70%是虧損的,最終需要財政為機場虧損買單。他分析,為什么大部分機場都在虧損營運卻還要建設,道理很簡單,是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在作祟。他建議,中央有關部門應該對5年要建40個機場的浙江省進行復核和實地調研,不能由其大興土木,最終卻由納稅人的錢來買單。
而通用航空機場的發展將加劇現有民用機場的虧損,還是會由于合理規劃帶來行業的變革,還是一個未知數。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