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機場藍色蝶變
隨著國家級開發區成功獲批、4F級膠東國際機場規劃籌建,膠州市成為青島“正品字型”城市空間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發展機遇轉化為率先優勢?近年來,膠州市緊緊圍繞“海陸統籌、創新跨越,建設現代化幸福宜居新區”奮斗目標,搶抓藍色經濟建設戰略機遇,立足交通區位、核心產業、生態環境等基礎特點,始終堅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壯大兩大引擎、強化三大帶動,著力打造承東啟西、海陸統籌、南北聯動的藍色樞紐。
壯大兩大引擎,增創藍色樞紐優勢
搶抓國家級開發區成功獲批和膠東國際機場規劃籌建重大機遇,充分發揮藍色樞紐優勢,加速融入大青島核心布局。
加速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堅持規劃引領,突出高端 、智慧、低碳 、生態發展理念,聘請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上海勘測設計院等知名專業機構高標準編制空間戰略規劃、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城市設計 、啟動區控制性詳規等各項規劃。創新體制機制,實施規劃、建設、招商、服務“四統一”模式,增強聚合發展活力。強化示范帶動效應,構建形成36.4平方公里的啟動區、102平方公里的核心區、697.7平方公里的拓展區。加快推進啟動區建設,著力打造“六區五中心”(省級科技創新示范區、科技創新孵化區、省級藍色高端制造業基地、保稅物流功能區、高端商務配套區、生態濕地修復示范區,數字化專用設備、3D打印、工業智能機器人、海洋工程、冷鏈裝備五大研發制造中心),放大區域輻射功能。積極推進總投資50億元的海爾家電、總投資50億元的中集冷鏈、總投資20億元的傳化公路物流港、總投資3億美元的加多寶涼茶等一批高端項目。現已簽約項目14個,投資總額218.3億元,其中過10億元(1億美元)項目8個,已開工項目7個,力爭2016年區內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1200億元。
加速打造國際物流港。搶抓4F級國際機場籌建機遇,對接機場同城化交通體系,推動海陸空聯動,完善100平方公里的國際物流港規劃,規劃設計通用航空區、航空物流區、物流中心站等相關區域,增創在江北及全國的綜合樞紐優勢。突出臨空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經濟,超前開展項目招商,吸引大批航空產業界客商前來洽談合作,打造現代國際航空城,帶動區域創新發展。加速中加鐵路物流園、傳化公路港物流、普洛斯物流等一批項目建設,引進總投資107億元的過億元物流項目10個,現已開工9個,著力打造山東國際物流中心和歐亞大陸橋重要節點。
強化三大帶動,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強化大板塊帶動。推動產業功能區與鎮域經濟一體發展,實施以區帶鎮,推進鎮級工業園區整合,壯大一批百億級園區,積極爭創省級高新區和臨空經濟區,加快打造1條千億級高科技機電產業鏈,培育家電、冷鏈、數字化裝備等7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形成特色鮮明、差異發展、協調聯動的大板塊經濟。今年1~7月份,高科技機電產業鏈完成產值531.4億元,增長19.9% ;7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完成產值298.4億元,增長18.7%。
強化大項目帶動。將今年確立為“大項目突破年”,深入開展“大干300天推進大項目建設”活動,強化定向招商、產業鏈招商和以商招商,確保各鎮辦年內至少簽約一個1億美元(10億元)以上或世界500強項目。實施包項目四級責任制、大項目統籌落戶機制,明確時間節點,探索容缺審批,由行政服務中心一口對外,健全“綠色通道”,一般性承諾事項整體提速30%。今年1~7月份,新簽約過億元內資項目49個,新批準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18個,新開工過億元項目81個,其中24個青島市重點項目已全部開工,23個重點前期項目已開工12個,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強化科技創新帶動。以產學研結合為重點,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引進西安交大設立青島研究院,總投資9.9億元、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搭建機械學部、電氣技術學部 、材料學部 、能源與動力學部和環保物聯網總量控制五大平臺,先期引進首批100名全日制軟件專業碩士研究生,后續培養1000名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展西安交大百名教授青島行活動,舉辦青島研究院發展研討會、產學研合作對接座談會,校企達成合作意向20余項。推進與省科技廳共建合作,打造省級科技示范基地。目前全市擁有青島市級以上研發機構38家,今年1~ 7月份發明專利申請量188件,同比增長220%。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