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航空產業迎發展關鍵期
日前記者獲悉, 空客A330飛機完成及交付中心將于明年2月開工建設,完成后每個月將交付兩架飛機,首架飛機將于2017年9月交付。屆時,天津將成為全球第三個同時擁有窄體機和寬體機交付中心的城市。近年來,在空客A320、中航直升機等大項目的帶動下,作為支柱產業的航空航天項目正在濱海新區落地生根,形成產業集群。
優質高端項目落地生根
在空客A320、中航直升機等大項目的帶動下,航空航天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本土化發展具有示范意義。天津空港保稅區管委會副主任周利介紹:“從最初空客天津項目有200多名外籍專家,到現在只有20余名外籍員工在天津,員工的本土化是最先體現出的變化。”
飛機大部件生產的本土化更是聚集了一大批明星企業落地生根。周利說,飛機制造的產業鏈相對較長,涉及的產業門類較多。產量的提高促使空客從運輸成本、庫存成本、技術支援和維護成本等多方面考量,加快了大部件在中國本土化的進程。目前,中國本土企業已全面參與空客A320系列飛機的設計與制造。其中,空客已將機翼總裝和測試工作轉包給中航工業西飛公司,同樣在空港經濟區投產。機頭主要部件、電子艙門、貨艙門隔框、發動機與機翼鏈接鈦合金鍛件、復合材料方向舵等均實現本土化。
民用航空全產業鏈形成
今后兩年,空港經濟區航空產業將迎來發展關鍵時期。空客項目從一期平穩轉入二期,A330完成及交付中心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同時還將引進建立一批新的重要航空項目,形成水平高、規模完善的航空產業體系。
空港經濟區航空產業支持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繼空客項目后,空港經濟區先后吸引了歐洲直升機、西飛機翼等飛機組裝企業,古德里奇航空結構、泰雷茲雷達、加拿大FTG、西班牙英德拉、比利時索納卡等航空結構企業,透博梅卡發動機維修、海特維修、PPG、STTS、航新等航空服務企業,形成了民用航空全產業鏈。”
據了解,目前空港經濟區已引進50多家航空項目,其中,世界500強企業5家,著名航空業龍頭企業15家,有20余個重大項目正在積極推動中,初步形成了航空產業的聚集效應。
目前,航空產業已成為天津的優勢產業,預計到“十三五”末期將達到1200億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