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通航產業示范區將試點中央與地方共建

圖:2016通航發展峰會于11月2日上午在珠海航展會議室舉辦。
2日,記者從珠海航展上舉行的2016年通航發展峰會獲悉,根據國家發改委印發的《近期推進通航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將指導地方開展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集聚發展,首批將建設25個示范區。其中,首批選擇重慶與內蒙古作為示范區,試點中央地方合作共建。
通用航空產業被稱為中國最后一個萬億級市場,《重點任務》提出,重慶以加快通用航空全產業鏈發展、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培育市場需求為重點;內蒙古以總結推廣通用航空短途運輸為重點。
根據重慶通航產業的規劃,到2020年,全面形成覆蓋全市的通用航空機場網絡和空域航線網絡,建立起完善的通用航空支持保障系統,實現通用航空規模化運營;基本建成國內集通用航空器研發與制造、飛行作業、教育培訓、運行保障等于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集群高地。
具體而言,要培育3~5家規模化的通用航空公司;通用航空器制造年產值達50億元,下線3~5款具備自主知識產權通用航空器產品;飛行駕駛培訓學校在校學生達3000人,其中飛行專業培訓能力達300人。
在航線網絡上,依托萬州、黔江等支線機場,適當增加小飛機停機坪等通用航空功能,分別作為渝東北、渝東南地區的通用航空骨干機場;同時爭取推動梁平機場、大足機場以及籌建的涪陵機場融入全市通用機場網絡。
事實上,在通航的各個產業鏈環節,最“接地氣”的通航旅游,重慶也是最早有所打算的城市。在2015年,包括重慶通航、申基航空等,便打算推出兩江游、北碚嘉陵江游等產品,但由于基礎設施配套、政策配套尚未完善,致計劃至今仍未落地。
目前,重慶通航已躋身全國通航產業前15位。據航聯傳播發布的《2016中國內地通航企業實力報告》顯示,重慶通航自運行飛機達到12架,幾乎占據全市一半。同時,業務布局已覆蓋制造、培訓、旅游、維護等多個方面,獲得貝爾直升機、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等頂尖通航企業的售后維護,涵蓋全產業鏈。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