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九成飛機租賃業東疆完成
日前,記者從第二屆中國航空金融發展(東疆)國際論壇上獲悉,截至目前,通過“東疆模式”完成租賃業務的飛機已達222架,東疆飛機租賃業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長,已占據國內90%左右的市場份額。今年,東疆交付的飛機預計將達到120架,其中空載25噸以上的大飛機將近60%。
政策產業優勢 造就航空金融中心
近年來,作為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唯一飛機租賃試點區,東疆保稅港區針對飛機租賃業務,在租賃項目子公司管控、飛機引進指標、外債指標規模、優惠稅率安排、出口退稅政策等各方面率先實現了創新突破,先后創造出了20余個新的融資和租賃結構,實現了我國首單保稅飛機租賃交易、首單SPV公務機租賃交易、首單出口飛機租賃交易等多項創新。在海關方面,東疆注冊的租賃公司享受綠色通道的待遇,在擔保、外匯結算方面,東疆保稅港區也建立起一整套便捷模式。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表示,東疆保稅港區所擁有的政策優勢,讓它具有發展航空金融產業的先天優勢,與此同時,濱海新區擁有像空客、中直這樣的飛機制造龍頭企業,也聚集了眾多航空制造配套企業,這就使天津擁有了強大的航空產業基礎,這也是東疆發展航空金融的重要依托。
截至目前,東疆累計注冊租賃企業達501家,其中5家為總部型飛機租賃公司、242家為單機公司,完成了222架飛機,包括135架大飛機、75架公務機、6架國產訓練機和6架直升機的租賃業務,飛機租賃資產總額約106億美元。
拓展業務領域 建設租賃業聚集區
除了航空金融中的飛機租賃,東疆也在探索其他領域的金融創新業務。目前,東疆已完成船舶租賃44艘,飛機發動機租賃9臺,以及首單7艘海工船租賃出口退稅業務,并在保稅租賃、離岸租賃、出口租賃、資產轉包租賃等多種業務結構上都實現了突破。“除了飛機租賃以外,租賃市場中還有很多市場商機可以挖掘,如船舶、海洋工程結構物等,未來我們也將進一步推動國際船舶租賃市場體系的建設,推動海洋工程結構物的租賃業務,讓東疆成為中國租賃業的聚集中心。”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忠東表示。
據了解,東疆未來將在金融創新、稅收等領域繼續突破創新,推進飛機租賃和航運金融產業配套稅收、外匯、通關、商務等政策完善,持續創新飛機租賃模式,包括離岸租賃、保稅租賃、資產處置、租賃公司大飛機引進指標等。張忠東告訴記者:“下一步東疆將會和租賃公司、航空公司一起圍繞著整個中國航空金融產業出現的困難和需求,進行配套政策功能和服務的進一步創新。”
此外,東疆還在積極籌備設立租賃資產交易市場,推進飛機租賃資產交易,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簡化擔保抵押方式,繼續完善租賃標的物的通關環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