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浩特機場:挖掘中轉市場潛能 助力“干支通 全網聯”航空網絡建設
圍繞擴大錫林郭勒地區至區內盟市間的互聯互通航空需求和增強運輸生產恢復動力,錫林浩特機場搶抓市場機遇,統籌謀劃航線網絡建設工作。2022年夏航季,運營航線達到18條(含2條短途運輸航線),其中“支支通”航線運營達到9條(含1條支線機場間的短途運輸航線);通航點達21個,其中區內航點12個(含通用航點1個),區外航點9個。錫林浩特機場結合自身現行的航線網絡優勢,挖掘中轉市場潛能,著力探索中轉服務工作,提升旅客中轉體驗,助力“干支通,全網聯”航空網絡建設。
挖掘中轉數據
2022年一季度受疫情沖擊,錫林浩特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僅9.8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的68.3%。通過對中轉數據的挖掘,一季度經錫林浩特中轉的旅客約為1453人次,較2019年增長735.1%。中轉客源主要為區內盟市經錫林浩特中轉至區內外航點的旅客,以及鑲黃旗通用機場經錫林浩特中轉至區內外航點的旅客。
中轉數據的逆勢增長,得益于“支支通”航線網絡的構建,一定意義上說,也是錫林浩特機場化解疫情沖擊的一劑“強心劑”。截至目前,錫林浩特機場運營的“支支通”航線客座率基本能維持在70%以上的水平,其中,2021年9月首條運營的呼和浩特-錫林浩特-烏蘭浩特“支支通”航線客座率均保持在95%以上的高位水平,示范作用尤為明顯。“支支通”航線較點對點航線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更為突出。

圖:錫林浩特機場2022年一季度中轉流量流向
強化戰略合作
航空公司和機場作為中轉服務的組織主體,更應強化彼此間的戰略合作。基于此,錫林浩特機場以主要合作航司為核心,加強與相關支線機場的聯動,協同打造經錫林浩特的“精品中轉航線”,發揮“支支通”航線網絡優勢,優化匹配航班時刻,增加旅客中轉機會,保證更高的航班銜接率,為加快推進錫林浩特機場中轉航線網絡建設奠定基礎。同時,根據旅客中轉需求,優化機位、時刻等資源配置,減少MCT(最短銜接時間),根據航司的不同中轉產品和細分旅客市場,探索提供不同的中轉保障服務和商業等非航服務產品。
打造多元化產品
通過對中轉旅客的問卷調查和中轉數據分析,錫林浩特機場重點推進區內盟市間經錫林浩特以及鑲黃旗通用機場經錫林浩特的多元化中轉產品,為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逐步打造錫林浩特機場中轉品牌。同時,與航空公司直銷渠道相比,OTA(在線旅行社)平臺擁有更多的流量入口,消費場景和用戶,能更“精準”地對客戶群體進行畫像。通過數據挖掘,分析旅客中轉需求,借助OTA平臺航線產品開發優勢,設計出更貼合旅客需求的中轉產品。

圖:錫林浩特機場中轉航班示意圖
目前,錫林浩特機場與運輸航司和通航公司聯合,在攜程、同程等OTA平臺推出了鑲黃旗機場、二連浩特機場等“經錫飛”跨航司中轉優惠產品的展示。據統計,鑲黃旗通用機場當日經錫林浩特可中轉至烏海、包頭、烏蘭察布、赤峰、海拉爾、北京、天津、成都、大連等12個區內外航點。二連浩特機場當日經錫林浩特可中轉至烏蘭浩特、包頭、烏海、巴彥淖爾、天津、西安、大連、成都等12個區內外航點。通過中轉航線網絡建設,可進一步實現通用機場與運輸機場的普遍通達。下一步,錫林浩特機場將繼續深化以旅客需求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通過優化安檢和地服的保障流程,逐步破解通航短途運輸航線在支線機場的中轉服務斷點,進而實現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兩翼齊飛”。
未來,錫林浩特機場在中轉航線網絡穩定運營后,將嘗試打造延伸至通用機場的“通程航班”,進一步強化干線、支線、通用短途運輸之間的“供血”效應,使通用旅客也可真正意義上享受到“一次支付、一次值機、一次安檢、行李直掛、全程無憂”的便利化中轉服務,為構建“干支通、全網聯”航空運輸網絡提供有力支撐。(李海英)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安保公司綜合安檢部開展紀檢知識學習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