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輿論對韓亞空難互推責任 最終結論未卜
韓國韓亞航空公司舊金山墜機事故調查工作正持續展開,最終結論尚需時日,然而美國和韓國輿論已開始互相推卸責任。美國等西方媒體大部分報道聚焦飛行員是否存在操作不當,并質疑韓亞航空的安全性。韓國媒體則用一大堆數據,力證失事的波音777客機的自動速度調節裝置沒有正常運轉。韓國《東亞日報》7月10日稱,美國媒體對韓亞航空失事原因的報道已經“出軌”,主流媒體長篇累牘地炒作“毫無經驗的機長”、“舊金山首次飛行”等主題,似乎整個事故的原因就是人為操縱過失所致。美國媒體的這種替本國開脫的“愛國主義報道方式”令人遺憾。還有媒體推測,事故原因調查可能歷經數年。不過,韓亞航空相關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鑒于此次事故的特殊性,飛機黑匣子和工作人員健在,調查結果應該很快會出爐。
《華盛頓郵報》10日報道稱,韓國飛行員的操作不到位可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當時飛機自動油門被設定在時速157英里上,而飛行員誤以為已經控制住飛機的速度。但自動油門只是處于“加載”、即解除保險準備實施的狀態。一位波音飛機飛行員稱,在波音777客機上,啟動自動油門必須經過兩個步驟——首先讓自動油門處于“加載”狀態,然后才是真正的“啟動”。而根據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赫斯曼的說法,這次駕駛飛機的李姜國是第一次在舊金山機場進行波音777客機的降落,而坐在副駕駛位的李正民是第一次作為飛行指導。該報另一篇文章還稱,韓國的“機艙文化”可能對此次悲劇負部分責任,“有經驗的機長憑經驗飛行,不聽取職位較低的工作人員建議”。
韓聯社10日稱,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傳出的消息,當天兩名韓方調查人員抵達華盛頓,加入對失事飛機黑匣子的技術分析,包括飛行數據記錄儀(FDR)和駕駛艙話音記錄器(CVR)等。對4名駕駛人員的調查重點放在飛機接近跑道時有關機體操作的事項,相關人員是否及時有效地提供高度和角度等信息也是調查內容。《中央日報》稱,接受調查的韓國飛行員對當時飛機駕駛狀況的描述互相矛盾,很多地方疑點重重。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向飛行員們提了200多個問題,包括上飛機前的個人活動、是否吃藥、家庭負債狀況、是否入保險等。
“飛行員失誤還是機體缺陷?”韓國《朝鮮日報》10日發出這樣的疑問。報道稱,飛行員出身的鄭允植教授認為,如果當時兩名駕駛員同時將注意力放在高度上(向上拉抬機首),那么飛機有可能失去提速的機會,因為其中一名飛行員應當加大引擎動力防止速度劇降。但另外一位航空專家則認為,此次失事飛機是波音777最新機種,具有“自動油門”功能,可以自動保持速度,從道理上說不應該失速。如果因駕駛員拉抬機首導致引擎動力下降,那么可以懷疑機體缺陷的可能性。還有韓國專家認為,舊金山機場控制塔臺也有可能負有責任。通常飛機距離機場約16公里至24公里時,開始與控制塔臺互通信息,一般情況下著陸瞬間的全部判斷和速度調節責任首先在于駕駛員。但首爾大學機械航空工程系教授金鐘巖認為:“接近跑道的飛機降落速度很慢,而且飛行高度過低,那么事發前控制塔臺應有充分的時間發出警告。”報道稱,事實上,1997年大韓航空客機在關島墜機事件的原因之一,就是關島機場控制塔臺的“最低安全高度警告系統(MSAW)”失靈。
《朝鮮日報》10日稱,被媒體贊譽“奮不顧身救助旅客”的事故飛機客艙經理李潤惠7日在美國召開記者會講述當時情景,此舉惹怒了NTSB。NTSB接連兩次發送內容為“請克制舉行記者會”的公文給韓亞航空,并表示強烈抗議。NTSB認為,韓亞航空召開記者會可能影響調查結果,并要求韓亞航空公司社長尹永斗取消在舊金山舉行的記者會。《東亞日報》稱,航空事故的原因調查有可能經歷數年之久,以造成225人遇難的大韓航空關島墜機事件為例,NTSB的調查花了2年6個月,事故調查必須要經過現場調查、駕駛員和乘客陳述、黑匣子數據分析、飛機各部分技術分析、技術檢討會議,才能找出正確的事故原因。
韓國韓亞航空負責宣傳的某負責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發生6日的嚴重事故是誰也不愿意看到的,韓亞航空一定會盡全力做好相關善后工作,給各方一個交代。他同時認為,此次事故與一些飛機完全墜毀的事故不同,不僅機體大部分保持完整,各種飛機零部件大多能夠找到,黑匣子的技術分析進展順利,而且飛行員都健在,可以直接接受事故調查,因此事故原因調查的時間將大為縮短,所謂事故要幾年才能出結果的說法并不恰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