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霖在滬密集調研 聽取各方改革意見(圖)

馮正霖與民航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的工作人員在一起
5月9日下午,民航局局長馮正霖一行抵達上海,開始為期一天半的密集調研。在滬期間,馮正霖與調研組成員先后走訪了東航樞紐運行控制中心、民航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中國商飛、浦東機場、上海監管局、民航上海醫院、華東空管局及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等單位,并召開深化民航改革工作座談會,聽取了華東地區民航各單位代表關于深化民航改革的意見建議。

馮正霖在東航地面運行控制中心大廳,聽取席位職能介紹
近期安全形勢滑坡 局長頻頻談安全
此行是馮正霖繼上月廣東之行后的京外調研第二站。5月9日下午航班抵達上海虹橋機場,調研組即刻從機艙直接趕赴東航虹橋HCC(樞紐運控中心)大廳,現場考察航班運行情況。馮正霖仔細了解各個席位職能,并與東航濟州島航站進行實時通話,詢問當地航班保障情況并感謝外站工作人員為航班正常工作所付出的辛勞與努力。隨后,馮正霖一行聽取了東航的工作匯報。
針對東航近期發生的不安全事件,馮正霖提出批評的同時,從加強安全管理、促進安全發展的角度給出四點要求:切實抓好安全整頓;處理好安全與發展、效益之間的關系;高度重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和加強對安全從業人員的紀律約束和紀律要求,從而把安全底線“盯緊、盯住”。

馮正霖在中國商飛總裝制造中心浦東基地調研時,商飛董事長金壯龍向調研組介紹大飛機項目的進展情況
他說:“經過不懈努力,去年東航實現連續安全飛行一千萬小時,獲得'飛行安全鉆石獎'。一次嚴重的事故征候并不能全盤否定東航在安全上取得的成績,但應引起高度警覺。近期全民航范圍內出現了多起不安全事件,民航局也對發生不安全事件的幾家航企進行了行政約見和處罰。東航作為國有大型航空運輸企業要變壓力為動力,職工隊伍要學習踐行當代民航精神,進一步提升安全基礎和安全可靠性。”
在民航上海監管局走訪期間,馮正霖到航務管理處、飛標處、空防處、航安辦等各個處室與工作人員交談,仔細詢問工作情況。他說,針對近期民航發生的多起嚴重事故征候和不安全事件,民航局已派出7個行業安全督查組分赴各地進行安全督查工作。他希望各監管局在民航一線安全監管工作中,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責任,確保飛行安全。

馮正霖考察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
在民航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馮正霖要求適航審查代表在工作時要有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于航空器的安全適航審查要關注制造質量、卡住工藝標準、壓出安全可靠的大飛機。在中國商飛總裝制造中心浦東基地調研時,馮正霖表示,中國民航局與中國商飛目標一致,全力支持國產大型客機研制工作,他希望中國商飛作為民機主制造商,要進一步加強質量控制意識,大力發揚工匠精神,確保把問題解決在地面,決不帶著疑問上天;要更多地站在適航、運營的角度研制飛機,多為客戶著想,爭取早日讓國產大飛機安全可靠地翱翔藍天。

馮正霖聽取上海機場集團總裁景逸鳴有關浦東機場西貨運區的運行情況介紹
凝心聚力達成共識 厘清“為啥改”和“改什么”
5月10日,馮正霖一行來到浦東機場南衛星廳的建設工地,隨后實地體驗了改造后的浦東機場1號航站樓中轉流程,聽取了上海機場集團關于國際樞紐推進情況介紹。在民航上海醫院,馮正霖悉心了解醫院與瑞金醫院合作進展,詢問未來航空醫學課題研究方向等。在聽取華東空管局協同決策(CDM)系統運行情況匯報后,馮正霖充分肯定了CDM系統對提高航班正點、提升服務品質、維護運行秩序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鼓勵華東空管局要不斷總結和完善CDM系統,以華東地區為基礎,條件成熟時逐步推向全國。
華東民航發展的新氣象令馮正霖感到欣喜。他說,在上海各單位調研期間,時時處處能深刻感受到改革創新的活力,這是華東民航的優勢所在也是使命責任所在,華東民航各單位應當在民航深化改革工作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應該作為“排頭兵”走在全國前列,在建設民航強國戰略中發揮應有作用。

馮正霖考察上海浦東機場三期建設情況,了解南衛星廳的建設進度
三個多小時的深化民航改革座談會,馮正霖集中聽取了來自東航、上海機場、杭州機場、圓通航空、廈航、山航、春秋航、吉祥航、廈門機場、交通部東海救助局、中國商飛、揚子江航空以及南航等各單位負責人圍繞如何深化民航改革的意見與建議。他強調,座談會只是形式,重要的是大家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內在動力。
馮正霖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民航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需要明確發展目標:“十三五”時期初步建成民航強國,就要推動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兩翼齊飛”,堅守住飛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務“三條底線”,完善機場網、航線網和運行監控網“三張網絡”,補齊空域資源、適航審定、服務品質和應急處置“四個短板”。民航局黨組“一二三三四”的工作思路恰恰解決了民航改革“為啥改”、“改什么”的問題。
馮正霖強調,民航業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產業,《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我們轉變發展方式,改革創新,堅持率先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升發展質量等。發展是為了人民、改革也是為了人民,改革需要創新思維,深化民航改革需要找到發展短板,尋找改革內在動力。進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在某種程度上是需要“冒風險、吃螃蟹”的精神,改革要“敢闖、敢干”,要沖破一切思想觀念的牢籠,只要是有利于民航科學發展的,可以“破之再立”。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