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長安古墓國際機場”,還有哪些秘密?
就在不經意之間,“西安機場擴建發現3500余座古墓”的消息,在全國走紅。
不過,可以明確的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中國乃至世界“文物帶上修建的最大機場”。如今,它在很多人眼中變身成為“長安古墓國際機場”。那么,這座機場還有哪些故事?
揭秘:何為“古墓國際機場”?
“古代文化遺跡4600余處,各時期古墓葬3500余座”。數據令人驚訝,一時間引爆全國。
根據掌握數據,若算上機場從一期工程至今,按照“文化遺跡”口徑,這個數據至少在“6000+”。要知道,機場所在的空港新城約144平方公里,而機場核心區約30平方公里。
在西安感覺很奇妙:書本、影視劇中的歷史:一觸手,就能碰到;一睜眼,就能看到;一不小心,就站在他們肩膀上。機場,也不例外。

長安古墓國際機場(請橫屏觀看)◎制圖/城記智庫
單純數字過于抽象,我們來說幾個陵墓:
比如,武則天母親的唐順陵,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不是帝王,但有著帝王規制的陵墓。1961年,就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比如上官婉兒——唐朝傳奇女子,活在各種故事書和影視劇,2013年才發現其墓葬;
比如,蕭何、曹參的墓葬。中國古代他們地位重要,有“西漢開國功臣”等稱譽,包括“成也蕭何敗蕭何”很多也與之有關。
周邊,還有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等陵墓,以及拓跋虎、太平公主第一任駙馬薛紹等墓葬。
早在1988-1990年,機場就陸續發掘了10余座北周墓葬,其中較為重要的有叱羅協、若干云、獨孤藏、尉遲運、王德衡、王士良等墓。1990年4月,在機場附近也發掘了北周拓跋虎墓。
這些,都是中國朝代更迭、文化融合中的見證。
至此,你就知道它為何是“古墓國際機場”了。從時間跨度上來看,這里以漢唐為主,還有西晉、十六國、北魏、北周以及隋明清等各個時期。
朝代更迭、千年兵燹之后,很多文物或者消失無蹤,或者遭遇了各種不幸。因為,之前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歷史和人物,也因此浮出水面。而他們,也許就是那段最為輝煌歷史的見證。
回溯:“往事越千年”
他們,為何都出現在“長安古墓國際機場”?
因為,它位于這條“世界級墓葬文物帶”。除已明確的帝王陵外,“周秦漢唐”時期許多重要歷史人物,都葬在這里。若大家還不明白這個意義的話,可以舉一個例子:
用流行的“CBD(中央商務區)”來說,這里是長安的廟堂“CMD(中央陵墓區)”。
自古,咸陽和西安皆屬“長安之地”。歷代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極為重視墓穴的修建和厚葬。等級最高、密度最大的墓葬區,當屬渭河北岸。而且,帝王陵群還有規模巨大的陪葬墓群。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位置◎NEWS
比如《漢書·地理志》載,劉邦在長陵北建立長陵邑,將關東六國貴族和關內豪門大族遷入其中集中看管、供奉陵園。陵邑戶口多達五萬零五十七,人口達七萬九千四百六十九。
所以,長陵陪葬墓區綿延七公里:開國元勛、朝廷重臣等陪葬墓,尚存63座,最知名的有蕭何、曹參、周勃、周亞夫等。
唐伯虎的“不見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中的“五陵”,就是這個片區。

機場東部的幾個帝王陵邑◎NEWS

長陵邑的位置及規制◎NEWS
很多耳熟能詳的人物,很多埋葬在這里。
“江南才子北方將,陜西黃土埋皇上”。實際上,陜西的黃土不止埋有皇上,更有千年歷史上燦若星辰的人物。這座國際機場,換一個角度來看,位于世界上齊名埃及帝王谷的“東方帝王谷”中央。
中國數千年歷史,“周秦漢唐”堪稱最輝煌時代。無數歷史故事、人文典故、朝野傳奇、時代沉浮和詩詞歌賦,都和長安城有著最密切的關系。它們,從生活百科再到教科書,再到如今流行的影視劇、甚至是網絡游戲。
它們的背景,都離不開“長安”!“秦中自古帝王州”,作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是這座特大城市最鮮明的符號。
遺憾:“咸陽西安之爭”
不過,因為行政壁壘和區劃,留下許多爭議。
西安、咸陽自古是一城,數千年同屬一個行政區。長安,文化意義上也成為“關中”代名詞。例如,著名“關中八景”亦稱“長安八景”。要知道,太白山和華山都不在西安境內。
因西安和咸陽皆獨立成市,并不擁有秦都城的咸陽,一直冠以“中華第一帝都”。網絡上不少人攻訐西安并非“十三朝古都”,是“內部矛盾”的放大。
“名號”只是表象,更深層次是行政壁壘的制約。代管西咸新區之前,西安一直被調侃“中國省城唯一沒有機場的城市”。回溯1980年代選址上升到中央層面,曲折可見一斑。
但是,為何這次考古如此引人關注?
這與發展有關:西安,是第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人口突破千萬,GDP躋身“萬億俱樂部”……直接催生巨大客流。數據顯示:2019年,西安機場客運量排名世界第40、中國第7。
也就是說,每天有十幾萬人來往機場。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其航站樓規模媲美北京和成都新機場,未來客運量將達8300萬。這意味著,不僅客流量將翻倍,也將崛起新的城市和產業。這里,已堪稱西安的另一個“門戶”。
目前,北方內陸只有北京、濟南、西安和鄭州挑起大梁。若西安無法崛起,西北將“群龍無首”。
綜合經濟、地理、交通和文化等各種因素,加上科教文衛基底,西安輻射圈還包括河南、湖北和內蒙。數百萬高校,帶來龐大的新鮮血液……
必須要成為一個超大城市、構筑一個“大市場”。只有實現“1+1>2”,西安才可能實現以下目標:經濟總量,躋身全國前15,北方前三;綜合實力,北方第二,全國前十。
實際上,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規格、規模和等級,已說明一切。“勢道術”,取勢才能馭道和術。(來源:西安城記)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南昌機場三期建設項目列入2021年第一批江西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