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機場潛質人才培養項目工作側記
國際空港信息網2014年2月18日消息: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人才永遠是企業發展永恒不變的話題。近年來,重慶機場集團一直把人才的培養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通過以創新潛質人才培養模式,重慶機場集團不僅為自身打造大型復合型樞紐機場快速儲備了大量人才,也用這“關鍵的一塊拼圖”完善了組織的培訓管理體系,為企業未來的發展之路打下了基礎。
精選潛質人才 設計培養項目
近年來,隨著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運輸生產量的快速增加,管理型機場轉型步伐加快,重慶機場集團的發展進入關鍵戰略期。目前重慶機場集團建立的培訓管理體系主要針對新晉、入司和在職三類人員,缺乏一種針對不特定角色“全面發展知識和能力”的培訓,而這恰恰是企業在快速增長期的人才儲備所需要的。
思路決定出路。為了適應企業的快速發展,重慶機場集團的管理層下決心通過創新的培訓模式來發展潛質人才。2012年中,集團公司開始正式啟動“潛質人才培養項目”,選拔具備發展潛質的員工,定向配給高端培訓資源,力圖夯實發展所需的人才基礎。
重慶機場集團與重慶大學專家團隊合作,利用專業人才測評工具進行人才選拔。建立了總共包括28個指標的三類潛質人才(中層、基層、專家)的勝任力模型,確定了選拔標準,通過資格審查、筆試、面試三大環節,對申請加入該培養項目的155名員工進行了嚴格的勝任力測評。通過這些程序,重慶機場集團嚴格優選了86名潛質人才加入該培養項目,而在這一過程中,淘汰率高達45%。
選好了培養對象,重慶機場集團通過招標,確認了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和歐文英語培訓機構作為潛質人才 “核心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和“英語能力提升培訓”兩個子模塊培訓外包商。
啟動人才培養 嚴控教學質量
2012年末和2013年初,重慶機場集團潛質人才培養項目的兩大子模塊先后啟動,潛質人才們開始投入高強度的培養。
“剛開始,我們覺得參加這個項目應該和以往的培訓大致相同。但是參加該項目后,我們發現,培訓的形式、強度、規格和管理超乎了預期,可以用震撼來形容。”參加潛質人才培養項目的學員這樣形容該項目。
據統計,截止2013年末,該項目共進行了4次,共計96學時的核心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和48余次,共計144學時的英語能力提升培訓,每個員工平均接受培訓時間為224小時,平均每月培訓18.66小時,相當于每月中有3個全天在接受培訓,還不包括課后部分。
據了解,此次培訓項目不同于其他培訓項目,主要體現在培訓形式、培訓強度、培訓規格、培訓管理四個方面。打破傳統以知識導入為主的傳統培訓模式,嚴格控制課堂授課時間,引入了能力訓練和行動學習兩類新型培養載體。還通過課后作業、季度評估、網絡自學、英語辯論、征文活動、主題沙龍等形式多管齊下,增強培訓強度。確定了民航業務、管理前沿和職業化行為三大模塊,共計34門課程,邀請全國知名教授、專家授課。還采用分班形式,搭建了微信群、QQ群的交流平臺,定期將出勤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行動學習成績等信息進行公布晾曬等方式嚴格管理。
能力全面發展 驚喜收獲人才
持續的投入換來了收獲的喜悅,一年的項目執行后,重慶機場集團的人才發展效果令人驚喜。經過潛質人才培養項目,參培人員核心能力素質進一步提升,職業化能力進一步成熟,英語能力進一步提高。有數據顯示,有9人通過了博思英語考試獲得B1以上級別認證,占潛質人才的10.4%。
物流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偉是一名“海歸”,畢業于德國凱澤斯勞滕技術大學,原本所學專業就是商科,他的行動學習課題《重慶機場物流發展戰略研究》在你評審中獲得了專家的高度好評。當被問到參與培訓的感受時,他直言不諱:“商科的學習和實踐還是有距離,我從事的物流專業本來就在飛速發展。課程內容特別接地氣,很多知識直接就能用。行動學習課題,直接就可以投入了實踐中。” 直觀的評價還來自領導和專家。
在2013年底人力資源部搭建的人才推送項目——“人才秀場”中,優秀學員代表向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員工代表和外部專家們展示了行動學習的成果,并以中英文雙語與觀眾進行了流利的問答交流。《重慶機場支線網絡構建初探》、《重慶機場多航站樓運行方式探討》、《管理型機場建設趨勢研究》等研究成果更展示了潛質人才們對于企業實踐前沿領域的理解。
這些成果除了得到了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贊揚外,也得到了外部專家的肯定。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張迎軍教授這樣評價該項目:“重慶機場集團在人才培養上的投入和精巧設計讓人感嘆,而潛質人才們的優秀表現也讓人驚喜。企業有這樣的先進理念,有這樣的優秀人才,重慶機場未來打造大型復合型樞紐機場的發展之路實在讓人期待!”
夯實培訓體系 助力企業發展
在人才儲備上的收獲僅僅是一個方面,這一項目更大的意義是來自培訓管理體系的完善對于企業發展形成的“戰略支持”。
據重慶機場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人介紹,潛質人才發展項目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至少有三個戰略意義:其一,對于重慶機場打造大型復合型樞紐機場形成了強有力的人才供應支持。該項目確保了按照企業的戰略訴求,定制化產出高質量人才。其二,這填補了原來新晉、入司和在職三類培訓留下的空白。該項目針對不特定角色“全面發展知識和能力”,使得員工能夠在職業發展路徑不甚明朗的情況下,也能全力挖掘自身潛力,并確保其在整個職業生涯都有培訓項目的助力。其三,激活了原有的培訓項目。通過嘗試摸索出了“能力訓練”和“行動學習”兩種培訓新形式,使得原本更多依靠課堂授課形式的培訓體系變得更靈活、高效。
該負責人進一步勾勒了重慶機場集團優化后的4-2-3培訓管理體系:“4”指培訓對象,即針對新晉、入司、在職和潛質四類人員;“2”指培訓資源,即通過內培外包,整合內部兼職講師和外部優質培訓機構、講師兩類培訓資源;“3”指培訓形式,即針對不同對象和不同培訓資源,搭配使用課堂授課、能力訓練和行動學習三種形式,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確保培養效果。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