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都想開飛機上班 四川通用航空培訓生意火爆
我國自2013年開始推廣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力地推動了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圖為科博會上展出的民用飛機。攝影 李里
“這一架是教練機,飛行前的檢查工作都必須一一對照,確保飛行學員和教練安全。最近氣溫過低,所以起飛前要先預熱……”2月13日下午,在四川西林鳳騰通用航空公司位于廣漢的基地停機坪,伴隨著直升飛機“轟隆隆”的螺旋槳聲,公司副總經理王家全指著一架正在進行飛前檢查的直升機向金融投資報記者介紹。而在不遠處的基地上空,幾架已完成檢查的直升機已搭載著學員和教練升空,開始了又一次的飛行培訓。
近日,有消息稱,備受業界關注的《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規定》已在春節前獲得批復,預計2月底前下發,3月開始實施。規定將新增7個低空開放試點區域,并明確到2015年年中實現全國范圍內的低空開放,成都有望進入試點名單。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低空空域的開放和通用航空的發展,像西林鳳騰這樣從事通航事業的公司將逐漸增多,而四川大量通用飛行需求的釋放,也將給培訓市場帶來跨越式增長。
低空解禁資金競相投資
“通用航空是真正的朝陽產業,但現在發展的瓶頸主要是政策的管制。”王家全告訴記者,包括投資者、消費者以及飛行員在內都很希望通航政策松綁,能夠飛得更自由、用得更自由,真正把通用航空做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改善我們的生活,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我國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國從2013年開始在全國推廣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將有力地推動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
成都駝峰通用航空公司總經理車天發表示,隨著政府的重視和通用航空的應用日趨增多,如果成都能抓住這次機會,將會極大促進本地通用航空的發展。
據王家全介紹,目前四川運營的通用航空公司大概僅5、6家,且基本都是民營的,幾乎開展通航產業鏈上所有業務的西林航空也是2012年才成立的新兵。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四川有10余家通航公司被批準籌建,而截至去年年底,申報的企業已達30多家。
國家對通用航業的支持不僅體現在低空解禁,還制定了相關政策進行財政補貼。去年12月中國民航局宣布,給予79家通航企業2.1億元補貼。其中,四川5家通航企業得到支持,總金額達454萬元,西林鳳騰和成都駝峰通用航空公司都在其列。
通用航空市場的廣闊前景也吸引了更多的公司和風投跨行業投資。王家全坦言,就在記者采訪的前一天,他剛送走了一家風投公司的執行董事。“這是紐約一家比較大的投資公司,很看好中國的通航市場,所以想以風投的形式購買公司股份。”王家全還透露,公司在不久前也已與廣汽集團簽訂了合作意向協議。
無獨有偶,2013年7月26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投資總額為32億元的川南通用航空產業項目也已正式落戶自貢,該項目涉及產、飛、修、研等方面,將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在川南,通用航空產業已然“起飛”。
培訓需求爆發式增長
隨著低空空域的開放,私照培訓的通用航空公司即成了香餑餑。王家全告訴記者,目前基地學員接近150人,其中40%是有意向購買飛機的私人老板,60%是希望將來從事飛行事業的年輕人。
在西林鳳騰基地,記者見到了受公司委派前來學習商照的學員小張。小張告訴記者,他也是一家通航公司的員工,但只有私照,所以公司派他前來參加商照培訓,積累飛行時間。去年11月底來的,本月結束后基本就飛滿商照要求時間了,屆時將拿到商照回公司工作。
王家全說,相較于飛行學院的學歷教育,通航公司職業化和商業化的培訓周期更短,一般兩個月時間就可以拿到私照,8個月就可以拿到商照。“所以,盡管開業時間雖然不長,但培訓業務開展比較順利。”
培訓市場爆發式增長,但鑒于整個四川通用航空公司可開展培訓業務的學院和公司稀少,通航培訓仍跟不上發展需求。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一年最多可培訓130位直升機駕駛私照學員,且培訓周期在一年以上,訓練能力明顯跟不上市場發展,但不會有進一步的機型引進計劃。
培訓市場蛋糕巨大,利潤空間巨大,雖然飛行學院不采取行動,但通航公司絕不會袖手旁觀,擴大規模、加強合作分羹勢在必行。以西林鳳騰為例,私照培訓費用是25.88萬元,商照是68.88萬元。隨著業務的擴大和發展,廣漢基地容納飛機數量有限,該公司已開始籌建新的基地。“我們正在采購新的機型,到2014年底我們可能會擁有30-40架飛機。公司擬在成都的第二繞城高速附近修建中國最大的通用航空基地,規劃3800畝,包括跑道、停機坪、飛機展廳、維修中心、機庫等,要把通航產業鏈整個全部做起來。現在正在拆遷,2月底3月初開始建設,今年6、7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了。”王家全介紹道。
不止西林鳳騰,四川唯一涉足航空培訓的上市公司海特高新(行情,問診),近期在政策利好股價節節攀升的同時,在培訓業務方面也有大動作。海特高新2月14日公告稱,公司與CAE簽署合作備忘錄,就航空培訓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事項達成意向。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