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艙在左,講臺在右:空姐張方芳的雙面旺季
2015-08-17 作者:張思維 李薇 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 點擊量: 打印本頁 關閉
乘務教員集體備課 李薇攝
每周六天課程培訓,周末還要見縫插針飛航班進行客艙服務。旺季對于乘務教員張方芳來說,像一根扁擔挑在肩頭,擔子兩頭的平衡,她在辛苦地掌握著:“上周僅有半天休息。”
張方芳是南航新疆分公司一位飛了21年的乘務長,同時也是一名有著10年教學經(jīng)驗的培訓教員。相對于老師的身份,張方芳在旺季首先是南航的一名普通乘務長。旺季航班密度大,承運旅客多,新乘務員剛剛上崗還處在過渡期,像方芳這樣的“老乘”仍有客艙服務重擔壓在肩上。乘務員沒有穩(wěn)定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有時候飛個國際夜班長航線,一晚上基本都睡不上覺。夏天雷雨天氣多,延誤晚點也不算稀奇事,延誤時機艙里空氣不好、人的心情更不好,旅客難免抱怨,如何處理和化解?張方芳說首先自己有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非常重要。在航班延誤時,更需要乘務員細心、耐心的服務,讓旅客感覺自己沒有被忽視。方芳坦承自己是一個需要肯定和贊美的人,而她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全部來自于工作過程中所展現(xiàn)的自身專業(yè)素質和應變能力。
乘務教員張方芳的客艙服務 李薇攝
7月份的一個周末,因為航班延誤,張方芳凌晨兩點才隨著航班落地。這趟航班狀況連連,飛機呼和浩特經(jīng)停時一位旅客反映電腦丟失,在報警尋找過程中又有一位旅客跳出來,質疑機組因為一人而耽誤了整架飛機旅客的航程。為安撫旅客并說明情況,張方芳現(xiàn)場編寫廣播詞,表示大家出門在外互相體諒,不管是誰的物品丟失,南航的機組都會努力幫其尋找。在隨后的客艙服務中,方芳對這位質疑乘客給予了更多的關心,結果這名旅客下機時還主動詢問電腦找到?jīng)]有。說起旺季服務中這樣的趣事,方芳還是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張方芳說她喜歡飛行,在客艙服務過程中,總能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發(fā)生,而這些狀況最終都成為了她課堂上最鮮活的應急處置案例。每當旺季來臨,方芳老師多多少少都會接到學生的電話和短信,有感謝和問候,也有迷茫和困惑。張方芳至今記得一位旅客突發(fā)病癥時,后艙乘務員緊張無措的表情。通過與病人詢問和交流,方芳判斷乘客是低血糖癥狀,補糖、吸氧一氣呵成,最終航班沒有備降而是順利到達目的地。在乘務長張方芳看來,那短短幾分鐘的應急處理意味著自己肩上壓著旅客生命的重責;在教員張方芳看來,后艙乘務員當時的緊張,是因為平時應急處置的培訓和演練不足。
方芳指導學員練習 李薇攝
專業(yè)培訓和演練是解決問題、化解困境的重要基礎。從去年開始,南航新疆分公司在機組應急聯(lián)合演練中,開始加入機上急救科目,張方芳多年總結的應急處理經(jīng)驗派上了用場。她高興地說,理論是骨架,自身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是血肉,把這兩者結合到一起之后,課堂才更豐滿。
客艙在左,講臺在右,和張方芳一樣過著雙面旺季的乘務教員,南航新疆分公司還有6名。旺季是乘務教員這個特殊群體最辛苦的日子, 因為她們不但要參與完成旺季飛行任務,還要完成每月的新乘培訓任務。問起培訓和生產(chǎn)保障的關系,張方芳用一個“磨刀不誤砍柴工”解答了疑問。“旺季人手短缺,航班任務排不開,我們就頂上去。”張方芳說,“但培訓是客艙服務和安全的基礎,畢竟航班的安全、公司的未來,以后還是要看這些小娃娃的。”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