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湯宗偉:通用航空產業蘊含萬億市場潛力
通用航空產業被稱為是中國產業最后一塊處女地,其巨大的市場潛力被各界看好。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就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前景:具有萬億市場規模 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
湯宗偉說,根據國際經驗,當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時,通用航空產業就將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目前,我國人均GDP已超過6600美元,顯然具備了通航“大發展”的經濟條件。
湯宗偉稱,預計未來低空空域全面開放后,將具有5萬架以上的市場需求,若以每架平均2000萬人民幣的價格計算,單整機就有1萬億的市場規模。
“有關研究和國際經驗表明,航空產業投入產出比達到1:10以上,就業帶動比達到1:12,其快速、健康、有序發展將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拉動內需,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湯宗偉說,除此之外,發展通用航空產業還有利于提升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有利于帶動相關產業協調發展、提檔升級,同時可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生產與生活的需要。
問題:人才短缺 至2020年通航飛行員的缺口將達2萬人
湯宗偉說,近年來,隨著《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破冰政策的出臺,社會資本開始大量涌向通航領域,打造產業園區、新建通航機場、組建通航企業。但同時,軟硬件設施配套薄弱、產品研發制造能力不強、服務體系缺乏等現實障礙,也使得產業發展面臨考驗與挑戰。
在通用航空專業技術人才短缺方面,湯宗偉說,當前,我國通用航空從業人員超過11000人,其中管理人員約占20%,空勤人員約占16%,機務維修人員約占23%,其他人員約占41%。相比之下美國通用航空的相關人員達120萬人,其中飛行員達63萬名,巨大的數字差距凸顯了我國通用航空人才的嚴重匱乏。
湯宗偉說,目前我國培訓機構較少、培養能力十分有限,每年培養2000-3000名飛行員,且絕大部分將進入民航運輸公司。根據相關機構預計,至2020年通航飛行員的缺口將達2萬人。同時,由于飛機維修人員的特殊性,需經過嚴格的考核才能獲得相應執照,并經過5-10年的實際經驗培養,即使在我國民用運輸航空業,飛機維修人員依然緊缺。此外,在整個產業鏈條上的設計人員、運營和管理人員、地勤、技師等人才也嚴重短缺,急需培養和補充。
建議:打造通航產業發展示范基地 實現產業發展由點及面
對于這個朝陽產業存在的問題,湯宗偉建議國家應從開發創新型通航飛行監管體系、由線及面助推空域開放進程,著眼全價值鏈、吸引市場力量參與通航基礎建設,降低飛機持有成本、刺激消費市場,培養儲備專業人才、滿足產業需求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
湯宗偉還提到,要打造通航產業發展示范基地,實現產業發展由點及面。
他說,由于我國通航產業的真正起步時間較短,對符合我國實際的發展規律、模式和相應政策還在探索過程中。因此,建議以航空產業園為基礎,建立國家、地方行政的通航發展示范基地,探索、驗證、拉動產業發展,形成產業模式和企業發展的示范和標桿,增加產業發展信心。
湯宗偉稱,以重慶兩江新區為例,通過2年多的探索,在取得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權和試飛空域等支持下,新區已集聚了2家整機制造企業,2家航空學校,正積極推進霍尼韋爾、普惠、中航集團、GE等飛機發動機、航電、航控、航材等核心關鍵項目的進入,一批圍繞航空培訓、運營、后服、基金等機構也迅速應運而生,產業鏈整合初具雛形。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