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建議將通用航空發展列入國家戰略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4日訊,在2014年通航與媒體交流論壇上,中國民航大學校長吳桐水表示,未來應將通用航空發展列入國家戰略,注重頂層設計,政府主導開展通用航空基本要素建設,制定強有力的通用航空扶持政策。
吳桐水表示,目前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理體制不順,領導協調機構缺失,通用航空市場體系之后,空域管理體制與通航發展不匹配,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不完善。
有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底,我國各航空制造企業共交付各類通用航空器419架,2011年國內航空制造企業僅交付通用航空器68架藏藥。品種、型號單一。僅有運五、運十二、直九、小鷹500等少數幾種,高端公務機更是空白。
吳桐水表示,后期航材進口同樣面臨高稅費,企業運營成本高。25噸以下航空器的進口關稅和增值稅復合稅率達到22.85%。飛行員等專業人才缺口大,市場培養能力弱。我國持有中國民航飛行員執照的僅有3萬人,真正在傳統通航領域的注冊飛行員不到4000人。市場培訓能力弱,缺口大。機務、航務等專業人才也不同程度缺乏。
國家發改委、國家空管委、空軍、民航局、體育總局、工信部等諸多部門都在管理、支持其發展,但由于條塊分割、權責關系不明,各方工作不僅不配套,通常還相互掣肘,遠沒形成合力。缺少國家層面自上而下統籌領導協調各方的主管機構,缺少一個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
目前通用航空的法律法規及標準體系不完善。現有通用航空法規體系不完整,結構不合理。中國民航局頒布現行有效的一百多部民用航空規章中,專門適用通用航空的單行規章只有十多部。除了《民用航空法》外,有關法律規范僅限于法規規章以及標準,法律層級不高,缺少諸如美國《通用航空振興法》的專門法律。用運輸航空的標準對待通用航空,現行規章及事故等級分類標準未能明確兩者間的差異,沒有完善的適合通用航空作業特征的標準體系。
通用航空要素市場的市場主體、市場規則、相關政策法規都還處在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完整體系。通用航空的產品市場,由于市場主體少、規模小、產品單一,市場發育也很不成熟,市場體系有許多方面需要完善。通用航空市場價格機制尚未形成,政府、行業協會沒有依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作業指導價格(通常是最低指導價),通用航空企業合同談判時往往較為被動。
為了發展中國通用航空產業,吳桐水建議,將通用航空發展列入國家戰略,注重頂層設計,政府主導開展通用航空基本要素建設,制定強有力的通用航空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制定強有力的通用航空扶持政策通用航空發達國家政府對通用航空產業實施直接支持和有效干預,根據本國實際制定通用航空發展戰略,并配套出臺一系列產業政策(公共服務支持、企業扶持、技術支持、金融支持等),促進通用航空發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首先注重發展通用航空的上層建筑的整體設計,解決制度性制約因素,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有計劃、成體系地加快通用航空基本要素建設,到2025年,建立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的基本框架,完成“生長階段”。首先,做好頂層設計,確立主管機構、理順管理體制、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制定有利于通用航空發展的政策法規、編制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其次,有計劃、成體系地加快通用航空基本要素建設,建立低空飛行服務體系、加強保障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航空設計制造業、普遍建立飛行學校。
到2035年,我國通用航空進入持續快速發展的軌道,各類通用航空開始大發展。放寬準入培育市場,繼續推進空管體制改革,推進通用航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加快研發國產通用飛機。在中央改革領導小組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組下成立國務院牽頭的“航空事業(通用航空)改革發展領導小組”。建議中國民航局盡快成立通用航空司,加強通用航空的行業管理。建議繼續加快推進空管體制改革,建立與通用航空發展相適應的低空空域管理體制。在國家“航空事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下,采取“和平時期民用為主,戰時服從軍事”的國際通行做法,建立適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空域管理體制,并從上至下建立空域的規劃、調整、運行軍、民協調機制。
加快研發國產通用飛機,大力發展民族航空制造業,鼓勵自主研發制造和引進先進技術合資生產適合中國國情的通用航空器。推進通用航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加強統籌有序推進通用機場建設和通用航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主要是分期分批建設飛行服務站(FSS)和固定運營保障基地(FBO)。
吳桐水建議,未來可放寬通用航空的準入培育市場,放寬準入,減少行政審批,降低審批。放寬準入,減少行政審批,降低審批層次,減輕稅負,鼓勵民間投資。在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和偏遠地區飛行服務領域推廣政府購買的模式,推廣通用航空社會服務,努力培育通用航空市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