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零度智控創始人楊建軍:告訴你一個真正的無人機市場
無人機
“無人機系統是個有機整體,優秀的無人機集成化程度很高。飛控、云臺、相機、圖傳等,所有東西都是圍繞飛行平臺來定制的。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像手機那樣的通用方案,每個領域都需要多年積累才能完成,因此,無人機創業還是有一定技術門檻的。”
——零度智控創始人楊建軍
寫在前面
隨著技術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發展,很多傳感器的技術逐漸成熟,特別今年以來,資本的追逐,加上Google、Amazon等幾大巨頭紛紛布局無人機項目,整個無人機市場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現階段,無人機主要應用于航拍、物流、軍警、農業、邊防等市場,規模最大的仍然是航拍市場。
其中,中國南方的大疆創新憑借其大眾級無人機產品在全球市場上一路披荊斬棘,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目前已成長為全球民用領域最大的無人機企業,大疆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海外,國內占比不到20%,(占銷售總額),但隨著近兩年影視和個人航拍的迅猛發展和2015年國內即將有序的開放低空等利好政策的消息,國內的無人機市場也變的越來越活躍。
互聯網的發展拉近了人與人空間上的距離,國際化的市場運作也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甚至可以說從誕生那刻開始,無人機天然就帶有國際化的基因。
那么,為什么全世界最大的小型無人機公司會出現在中國?
首先,軍用無人機核心技術在發動機部分,但就民用領域而言,普通電動機就已經可以滿足需求,也就是說發動機的技術瓶頸在民用領域并不存在。其次,在控制系統上,民用追求性價比,軍用追求距離和高智能化,這些在民用領域要求也比較低,不存在發展瓶頸。第三,中國還有深圳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制造集成中心。
大疆的成功就是這種時代背景下的產物,而這些因素也使得中國具有了很好的無人機創業土壤。雖然媒體已對無人機商業進行過大量普及報道,但目前主流市場對無人機的了解還十分有限,而且無人機商業也并非只有大疆模式這一種。創立于2007年的“零度智控”,同樣也是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
“零度”的由來
一間將近50平方的辦公室,布置顯得有點單調,一張很大的老式辦公桌擺滿了各種無人機、云臺和電路板。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楊建軍出生于1981年,很難想象這個至少還算年輕的創業者,會在這個具有嚴重中年人審美情趣的房間里辦公。
他看到我進來,慢條斯理的過來和我握手,不高,短發,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成些,以一種讓人舒服的邀請安排我坐下,同時將早已準備好的名片遞過來:總經理,楊建軍。
這個即便光桿司令也要在名片上印CEO的年代,創始人的“總經理”抬頭,總會讓人覺得不那么“與時俱進”,與外界的浮躁似乎有一種天然的距離感。
如果把這種距離感視為低調,或許可以解釋為何網絡上鮮有“零度智控”的蹤跡,但這個07年進入無人機領域的無人機創業公司,現階段已在行業內做到了規模第二。這個營銷和曝光率至上的年代,這種無聲的沉默,與其成績有一種強烈的反差。
200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的楊建軍進入二炮某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并由此開始和航天結緣,而這段經歷無疑也為后來創辦零度智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司為什么取名為‘零度智控’?”我好奇的拋出第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航天中‘歸零’這個詞說起,所謂‘歸零’就是發現問題一定要解決,如果問題沒有歸零,就不可以進行下次試驗。航天項目任何一個細節出點問題就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所以做事需要非常非常嚴謹。”他最后想了想,認真道:“零度,就是希望能把智能控制的精度做得很高,誤差做到0度。”而這段話,或許可以為他的創業之路作出最佳的注解。
多旋翼競爭之初一些不為人知的事
無人機市場主要是兩塊,一塊是專業市場,盤子比較穩定,主要是軍警、農業、邊防等領域,技術要求很高,同時由于又是政府來主導,進入的門檻也比較高;另一塊則是大眾市場,現階段處于爆發式增長階段,主要是個人用戶對無人機的需求,比如個人攝影、娛樂,家庭使用等等。
現階段無人機市場的發展已經歷了大致兩個階段。2012年以前,這個行業主要是專業市場在主導。2012年以后,隨著航拍等無人機應用的普及和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大眾市場越來越火,逐漸超越了專業市場的整體容量和規模,整個市場開始向大眾市場傾斜。其中,可以算得上分水嶺的事件是2011年8月,大疆多旋翼無人機的正式投入市場。
大疆此前一直專注于單旋翼直升機,但是直升機的機械結構非常復雜,操作起來也很困難。與此同時,零度智控則主要從事固定翼的制造和研發,專注于測繪、軍用等專業領域。直升機和固定翼是兩種技術上十分成熟的機型,前者可以實現在空中任意位置的懸停,而后者的優勢在于超長續航能力和超長距離航線飛行,兩者各有側重。
后來,大疆在拓展業務時,發現多旋翼原來是很個有前景的方向。無獨有偶,楊建軍也看到了多旋翼的巨大價值和廣闊前景。
“多旋翼對人的操作要求低,機械機構簡單,特別容易上手,而且對場地要求不高,成本也比較低廉,因此特別適合個人使用。這些特性,把無人機的門檻,從原來的做專業測繪、軍警,一下子變成個人可以用的商品。”
2011年下半年,大疆宣布完成多旋翼飛控技術的研發,推出了第一代多旋翼產品。由于大疆在市場中的地位,和對大眾市場滲透所造成的擴散效應,導致整個無人機市場在2012年發生了巨大轉折,由此前的專業市場主導,逐漸轉向由大眾市場主導。
具體原因方面,楊建軍這樣說:“比如航拍,多旋翼無人機在降低航拍成本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之前是由直升機掛攝像機來完成,成本非常高,隨著多旋翼無人機技術的普及,大眾也逐漸參與到航拍當中,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市場突然被激活了,并愈發蓬勃興盛,形成了遠大于測繪、反恐、農業等專業領域的市場規模。”
近幾年,隨著智能手機中陀螺儀的大量使用,陀螺儀價格變得越來越便宜,導致多旋翼這種完全靠電子部分控制就能實現很穩定操作的無人機逐漸進入到大眾視野。而大眾市場,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慢慢形成。
零度智控涉足多旋翼是2011年年初,和大疆的時間相差無幾,但推出產品是在2012年上半年,之所以晚于大疆幾個月正式推出多旋翼產品,楊建軍的解釋是:“當時一個無人機領域非常重要的比賽——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舉辦的‘中航杯’無人機競技大賽,零度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這件事上。”
“當時的大環境下,模擬無人機自動在航母上著艦的技術非常火熱,我們的無人機可以無人操作的進行自動起飛和自動著艦,并掛住阻攔索,公司當時覺得這個技術很有前景,就配合了很多高校、研究所,給他們提供核心飛控參加比賽,并一舉包攬了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中航杯’的成功使我們的飛控得到了業內廣泛認可,并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零度智控的產品一度成為眾多行業用戶采購的首選。”
但另一方面,‘中航杯’這個事也耗費了零度智控相當大的精力,也導致在多旋翼的競爭上失去了先機。直到今天,楊建軍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依舊覺得非常可惜:“人家也在做,我們也在做,人家早了幾個月出來好像一下子把市場都吸引過去了,我們也沒辦法,只好趕緊埋頭干。”
2011年10月,中航杯結束,楊建軍終于能分出精力來投入多旋翼產品的研發了,并于2012年五一假期前拿出了相應產品:“雖然可惜,但無論怎么說,在多旋翼領域大疆是第一,零度就是第二,當時就是這樣的市場格局。”
相同的多旋翼,不同的市場理念
即便成功介入多旋翼領域后,行業用戶依然是零度智控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楊建軍準備在2015正式進軍大眾市場,但依舊保持著某種謹慎心態。
楊建軍的專業研究背景是零度智控最初切入專業市場的重要原因,此前之所以沒有急于進入大眾市場,很大程度上出于他對消費級產品安全性的顧慮。同時,面對目前大眾市場上做得最成功的大疆,雖然其戰略思路值得稱道,但是對他的市場經營理念,楊建軍并不是持完全認同的態度。
楊建軍坦言,開始并不看好大疆對大眾市場的那種做法,即便他現在聲稱要作出改變,但依舊認為:“大疆把無人機做到越來越便宜,當時我們第一個擔心是用的人太多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允許飛機滿天飛,除非是很小的玩具,但如果你以一個很便宜的方式,把價格降得很低,用戶量就會變得很大,這種方式你做手機可以,但做飛機這樣是不對的,很可能造成安全隱患。”
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智能手機把大部分傳感器的成本降下來了,比如磁羅盤,原來成千上萬的東西,手機里面只有8塊錢,這種消費級別的傳感器很難保證不出故障。一萬個里面有三五個故障是非常正常的。對手機而言,死機了重啟就好,可對于飛機,一個傳感器出故障就可能掉下來,最嚴重的是fly away,很多玩家也稱為‘提控歸’(即飛機失控飛丟了只能提著遙控器回家),幾公斤的飛機不知道飛哪里去了,這是很可怕的。”
楊建軍認為,成本的降低,意味著飛機機件和傳感器精密度下降,原本航天級、工業級的傳感器,下降到商用級,會帶來較高的故障率。而相比地面,天空領域對故障容忍率是非常低的。一旦故障發生,飛機掉落,不管是砸到路人還是汽車,這種潛在的危險無法估量:“大疆可能更關心性價比,我們關心更多的是安全性。”
他將“安全性”視為這個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嚴格區分專業產品和大眾產品,專業產品的使用者應該受過訓練,必須是專業人員;普通用戶的產品,重量應該在500g以下,泡沫結構。這種飛行器不可能飛得很高、很遠,時間也不會很長,它需要被嚴格定義。即便真掉下來,泡沫結構也不會造成很大傷害。”
當然,大疆也有這樣的區分,但楊建軍認為,應該分得更清楚,比如,大疆把1.3kg的精靈放到大眾用戶層面,他持不完全不認同的態度。他似乎傾向于對法國公司Parrot堅持不做超過500g飛行器的觀念,表現出某種贊賞。
畢竟,在大眾市場中,企業銷售無人機時用戶并不知道無規范飛行可能帶來的傷害:“企業把免責條款寫得很清楚,但沒有受過相關專業知識培訓的用戶不清楚,用戶只有冒過險或看見飛機傷到人,砸到車,受到處罰時,可能才會想到手里所謂的玩具有多么危險。”因此,是否能說,企業因為免責條款而一點責任都沒有呢?
這種初衷和認知,或許也可以視為楊建軍在大眾市場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這個81年的不年輕的年輕人身上,似乎總有些老式企業家的風范——不想清楚就不干。但面對當下瞬息萬變的市場,這種風范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
民用無人機誤入敏感區域的事件層出不窮,一度讓楊建軍緊張,零度智控首先在飛控程序里增加了禁飛區,大疆雖然開始認為這件事應該由政府來做,后來或許受到壓力,也加入了這個行列。楊建軍甚至認為,如果無人機被濫用,有必要在飛機里增加一個卡,每次起飛前都要申報,這樣便能掌握所有飛行動態。
姑且不管這個事合不合理,最終也未成行,況且也不是一家企業所能推動的。這種固執的態度一方面的確博得行業的認可,同時也會讓他失去很多機會。楊建軍聲稱:“想把這個行業盡可能做大,那我們就應該遵守一點東西,哪怕是國家政策沒有明朗之前,我們也應該積極去引導。”
為此,零度智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標準,他們認為手機上的智能傳感器很可能是不可靠的,因此在有限的成本、有限的空間和重量上,提出一個多余度的飛控概念:“傳感器可能會壞,沒關系,8塊錢的傳感器會壞,我們就買2個,16塊錢沒貴多少錢,如果有一個良好的切換機制,當一個傳感器故障,就切換到另一個,假設原來是千分之一的故障率,現在又多了一套系統,那么故障率就相當于千分之一乘以千分之一,甚至更低。”
但大疆認為,這樣還不如把一套做得更可靠更有效。楊建軍認為那樣遠遠不夠,固執己見的堅持這種觀念,還是用兩套系統來做:“行業還是需要些標準的,畢竟無人機是個特殊行業,不像其他的消費電子產品。”
“科技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毫無疑問,算法是無人機的基礎。但隨著Google、Amazon等越來越多競爭者進入,各家在技術上的不斷投入,勢必會形成各具特色的無人機產品,僅用算法作為門檻還遠遠不夠。為了保持絕對優勢,以大疆為代表,開始將無人機技術向周邊領域擴展開來,通過飛控、云臺、相機、圖傳等系統完成一個技術拼圖,以此來形成更高的競爭壁壘,是無人機領域目前較為先進的策略。
1、飛控,相當于無人機的大腦,是無人機飛行控制的核心部分;
2、云臺,主要為掛載設備提供增穩,保持視頻拍攝穩定;
3、相機,航拍無人機的拍攝單元,常見掛載有SONY、佳能、尼康等相機產品,但這些相機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因其并非專門為航拍而設計的,從而存在體積大、質量重等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oPro的HERO系列運動相機因輕便小巧、成像較好等原因被廣泛應用于大眾航拍領域,目前大疆和零度等公司也在自行研究在航拍中使用的專業相機;
4、圖傳技術,供操作者實時監控拍攝取景和飛行器的實時狀態。
這四部分,雖然每項都有公司在做,但都要做到大疆那樣的高度:“據我所知,目前除了零度智控,市場上好像還沒有第二家。”楊建軍顯得很自信。
零度智控長期在專業市場耕耘的技術沉淀,使其進入民用領域顯得游刃有余:“我們進入民用領域時,費力點并不在核心技術,有些核心技術反而能比其他公司更早拿出來。”
“航天航空有一套嚴格嚴謹的理論體系,容不得去試,必須有個很好的理論模型進行計算、仿真,仿真完了做相應的控制模型,計算出參數,一次可能就成功了,不允許你上天試一下,往左偏了就改一下參數”零度把這一套沿用到了民用領域。
楊建軍說:“在做超音速靶標靶彈和東海某敏感島嶼飛行的時候,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建模和仿真,上千次的仿真,如同我飛了一千多枚超音速靶標靶彈一樣。”
雖然零度智控的無人機執行了許多重要的飛行任務,但由于涉及一些敏感話題,知道的人并不多,盡管如此,無疑也樹立起了一種高度。比如其超音速靶標能飛到1.2倍音速等,類似這樣的東西,可以向行業彰顯實力,說明其的確掌握無人控制領域的精準算法,而這種出類拔萃的技術特質,的確可以讓更多用戶期待零度智控在大眾市場的表現,從而利于其向大眾市場進行轉型。
“從專業市場轉過來有很多好處,以專業市場的技術作為基礎,我們進入大眾領域的時候可能有更好的技術高度,同時又能傾聽每個大眾用戶的建議,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考慮產品的發展和進步。”因此楊建軍認為,雖然零度智控向大眾市場轉型勢在必行,也是公司未來的側重點,但專業市場依舊重要。
現階段,零度智控的主要產品,還是以專業航拍為主,比如他們的產品參與了爸爸去哪兒大電影的拍攝等,說起這些,還有個小插曲。
“之前有幾個小伙子拿著大疆的產品在拍爸爸去哪兒,拍到電影時出了問題,大疆沒有相應拍電影的設備,但電影又需要符合4K標準,必須使用像RED EPIC這樣的專業設備,他們跑來找我們,我們就借了他們一套設備用于拍攝。”
原因也不難理解:“大疆為了降低成本,做的批量很大,用戶有新需求時,他可能沒有那么快的去反應,我們就占了這個先機。”當然最主要還是技術導向的零度智控,的確有能力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最開始5D相機出來后,大疆出來一款支持索尼5N和松下GH2,我們認為5D作為一個專業市場,保有量這么大,應該是個重點,我們就推出了5D的云臺,大疆可能一下子覺得措手不及,反應慢了,后來我們覺得拍專業電影應該出RED EPIC這樣更專業的飛機,大疆又沒有,又慢了,這時候很多經銷商用戶會來找我們。”
當然,零度智控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推出大眾產品,第一款產品的發布目前定在2015年年初:“這是個轉折點,我們之前完全只做專業市場,對待客戶的方式,運作方式,都是以專業市場為主,而現在我更喜歡那句話,‘科技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當你的技術能夠影響到個人,影響到大眾,這時候就是滿滿的成就感。”
不輕松的轉型之路
零度智控由專業市場轉向大眾市場的確不算輕松。
一般來說,對專業用戶而言,可能更注重功能性,比如,對飛行時間、可靠性、安全性、精準度等要求很高,但對價格、外觀、設計、界面等并不會特別敏感,只要好用,能完成飛行任務就可以。
但大眾用戶不一樣,大眾消費電子產品逐漸培養起了用戶較高的審美趣味,尤其是蘋果等強調極致用戶體驗的公司,使得大眾用戶更注重工業設計、美觀、性價比等元素。因此兩個市場的側重點完全不同。
“以前飛控之所以賣得很貴,因為市場很小,為了保持公司利潤不得不這樣做;其次,每個飛控是需要一些比較嚴格的環節進行測試,成本不低;第三,我們對客戶的響應也非常高,出現問題時就要派人去處理,做的工作也比較多。”
但現階段面向大眾市場,雖然技術上沒有障礙,但是在生產制造、供應鏈控制,尤其是大批量的工業流水線作業方面,缺乏相應經驗。
楊建軍并不否認轉型中的挑戰:“個人產品是批量生產,對生產、品控、供應鏈管理,這是我們原來的領域不需要考慮的,所以轉型過程中,我們的觀念、能力、公司結構、人員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
最大變化還是經營理念,一如楊建軍所言,做專業市場時,一直都靠自有資金來發展,這種方式也并無不妥。但進入到大眾市場,無人機領域的玩家越來越多,資本開始大量涌入,拼的不僅是技術,還有發展效率和市場話語,零度智控此前的這種運作模式,已無法滿足公司的發展。
“硬件迭代周期比較長,代價高。一點錯誤都會帶來大量召回,這是災難性的。所以,當大疆以推量的方式進行新產品發布時,問題就來了,產能跟不上、資金跟不上,周轉一次資金十分驚人。”
但零度智控最初并不太重視這件事,在他們看來,有錢當然更好,如果沒有,以他們的自有資金也可以持續發展。可隨著對宏觀市場環境和資本作用的了解越來越深,接觸資本的機會越來越多,他逐漸改變了想法。
“據說,大疆最開始融資時其實非常困難,做各種路演都沒人看好。我們可能還好點,因為有專業技術,還有大疆這個樣板在前面探路。”楊建軍同時認為,大疆已做得很好,對后來者來說,就有了明確方向,所以融資的時候就會有一定優勢。
但并非所有資本都明白這個新興行業,“資本市場對新領域并不是太懂,會以其他行業的經驗來套,但其他行業的經驗不一定合適。他們看不懂未來你要做什么,他覺得現在已有了大疆,你可能只能做千年老二,希望你差異化,避開大疆的領域。”
這種建議不能算錯,楊建軍同樣認為差異化有必要:“大疆要做大眾市場,可能更關心性價比,我關心的是安全性,這就是我的差異化,但資本不一定懂,他們覺得安全性這東西太虛,我只能說掉下來砸到人砸到車,這樣的事還沒有真正發生,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無序的發展下去,這種事情是遲早的。”
因此每次跟資本打交道,楊建軍都像在給他們講課。接觸的資本多了,懂行了,后來開始慢慢接觸專業資本,產業資本,方向性就比較強,直到完成pre-A輪融資:“終于可以專心研發和生產了,過程比較痛苦。”他有點感慨,這個技術出身,講起話來邏輯性嚴密的33歲創業者,終于暫時不用為明年的重要戰役擔心彈藥了。
結束語
其實,無人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個細分產業,更多意義上,可以作為空天產業的延伸基礎而存在。
與地面產業不同,空天產業至今是人類商業的空白,無人機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為空天產業的一個承載平臺,或許可以從中誕生眾多的垂直化的空天商業模式。從這方面看,無人機商業將是個充滿想象的宏大故事,作為空天產業的基石,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