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陳愛蓮:希望國家支持發展通用航空事業
造了20年地上跑的汽車輪轂,陳愛蓮不滿足,她用手指了指北京的藍天說:“我們未來要造天上飛的。”
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抖了一個猛料,未來二十年,企業重點發展通用航空產業。
陳愛蓮介紹,中國通用航空業起步較晚。目前成熟的通航產業帶動比超過為1比13,就業帶動比超過1:10。以美國為例,2013年通用航空為美國GDP貢獻1500億美元,占比約為0.89%,雇傭人員超過120萬。
正因為如此,陳愛蓮看到了其中的機遇。早在2014年,陳愛蓮已經若隱若現地表達出了她的“野心”。在企業二十周年的慶典上,陳愛蓮就豪言,未來要讓企業高管開直升機上下班。
此次兩會上,陳愛蓮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國家支持發展通用航空事業。
她告訴記者,針對目前通用航空業改革和配套保障能力滯后,國家應降低通用航空的準入門檻和運營成本,進一步鼓勵社會資本投身國內通用航空發展,營造“買得起、用得起、飛得起”的寬松市場環境。
“目前我國民航缺乏專門針對通用航空的規范和標準。”陳愛蓮說,目前基本沿用的法規和標準,易導致出現準入門檻高、運營成本高及運營風險高“三高”問題。
她還認為,相比而言,目前中國的通用機場不足。“目前中國通用機場及起降點數量已經達到400多個,但與美國近20000個相比還是相距甚遠。”陳愛蓮表示,近年來中國陸續建成了一些通用機場,但是總體看通用機場投資少、建設慢,審批管理缺乏依據。
陳愛蓮所發現的這些問題,正是過去一年她通過市場調研所發現的一些問題。
2014年陳愛蓮一直在調研通用航空產業的市場,并對這個市場十分看好。今年,企業已經進入了全面準備進軍航空產業年。據她介紹,2016年將會有三個大的動作,一是合資合作,走國際化道路,通過參股形式與國際品牌飛機制造企業合作,用他們的技術和品牌,開拓中國的直升機消費市場;二是收購兼并航空公司;第三就是布點機場,未來欲在全國布點100個機場。
“今年正在洽談,2016年,也就是明年,我們將正式進軍通過航空產業。”陳愛蓮說。
浙商女強人,壯志凌云,但也希望政府能夠營造一個“買得起、用得起、飛得起”的寬松市場環境。
她的觀點在兩會上也與諸多代表不謀而合。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南方董事長彭建武也認為,要扭轉中國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滯后局面,必須依法治“業”,加快通用航空立法來促進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應支持通航企業擴大規模,政府應與航空制造、金融等相關企業合作創造需求。要打造通航產業鏈,擴大通航產業規模,降低通航服務成本,實現通用航空制造業、運營業的整體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孟祥凱也如是呼吁。
發展航空還面臨著一個低空限制的政策桎梏。“憑我的判斷,三五年后肯定放開。”陳愛蓮的判斷一方面基于浙商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另一方面也是看好國家深化改革的大環境。
她告訴記者,隨著2010年《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文件的頒發,以及國家“十二五”規劃將通用航空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通用航空業的巨大市場價值將在不久的未來得以釋放。
為此,陳愛蓮也建議,本著“自主研發、適當引進”原則,在不抑制中國通用飛機市場潛在需求的前提下,要大力發展通用飛機制造業。同時要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促進通航企業擴大運營規模,加強品牌化建設,提升行業競爭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