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航空CEO胥昕:對外不宣稱是低成本航空
7月11日,首都航空引進的首架寬體客機A330正式交付,并投入到北歐哥本哈根洲際航線的運營中,這意味著這家以“旅游航空”作為名片的公司首次擁有了洲際航線。來自民航局的數字顯示,2015年1~4月我國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了37.5%,這一市場似乎方興未艾。
耐人尋味的是,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傳統網絡型航空公司已經占據了大部分江山,低成本航空、旅游航空未來的發展值得關注。目前首都航空已開通200余條航線,其中旅游航線占比超70%,它未來如何布局國內及國際航線以開拓特色市場?為此,記者采訪了首都航空首席執行官胥昕。
記者:首都航空提出打造“旅游家”的概念是出于什么考慮?業內一直盛傳首都航空要轉型做低成本航空,是否有此考慮?
胥昕:首都航空的戰略定位就是旅游航空,我們目標客戶就是旅游客人,商務客人相反只是輔助。所以整體的旅游產品設計以及旅游產品的銷售,都是首都航空公司未來最主要的產品。我們核心戰略是旅游航空,當然,任何航空公司都會盡量降低成本,才會有競爭力。但是我們并不對外宣稱是低成本航空,而是旅游航空。此外,我們會增加互聯網的因素,即所謂的“互聯網+旅游+大量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此外,首都航空機隊以空客系列為主,在窄體機的基礎上接收了空客A330寬體機,并于近日開通北京到哥本哈根的首條國際航線。這條航線上最大的優勢就是客源地在中國,因為首都航空在中國高端旅游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很強,我們掌握的客源很多,預計開航的上座率可以達到80以上。
記者:首都航空對國內航線和國際航線的布局如何?此外,由于隸屬于海航集團,首都航空如何加強平衡各個兄弟公司的關系,既要避免競爭同時又可以加強合作?
胥昕:首都航空的重點是國內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重要的客源地,在海南、云南、杭州、西安這幾個重要目的在重點布局,下一步還將開拓一些新興的的目的地,比如云南、廣東、華東都是我們布局的重點,此外東北地區也在加緊布局。在國際航線方面,日韓、東南亞都是戰略重點。目前首都航空已經開通了16條中短途的國際航線,下一步會加大歐洲和跨洲際的旅游目的地的布局,也包括一些海島,例如南太平洋海島有一些航線。首都航空可以以定期航班或不定期包機的形式進行涉足。
值得說明的是,首都航空本身就是海航集團的一個控股公司,因此在整個市場航線網絡的建設、市場開發、生產保障等方面同海航集團其他航空公司都有密切的合作。我們也會借助海航集團的其他資源,做大做強航空旅游市場,包括酒店資源、互聯網資源的整合,以及發揮現有的航空客戶資源的潛力等等。總體而言,盡快做大做強是首都航空的目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