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左鳴:對再創航空工業井噴式發展充滿信心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之際,本報記者專訪了參會的中央委員、中航工業董事長、黨組書記林左鳴,請他談談參會感受。他說,十八屆五中全會令人振奮,令人鼓舞,會議指明了中國未來發展道路,吹響了“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開局的沖鋒號,讓我們對再創航空工業井噴式發展充滿信心。
《中國航空報》:您參會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林左鳴:這次全會的召開,使我們感到備受鼓舞和振奮,特別是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使我們對決勝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一個一百年目標——建黨100周年實現全面小康更加充滿了信心,也讓我們對我國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同時,五中全會在指導思想上重申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
《中國航空報》:今年是我國“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此時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您認為有何重要意義?
林左鳴:十八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站在“十二五”即將圓滿收官、“十三五”就要揚帆起航的重要歷史節點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提出了“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新的發展理念,這一提法表明了中央最高層對中國發展路徑新的理解,我認為新理念非常符合我國當前歷史階段的現實情況,必將在今后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指引中國改革發展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五中全會高度評價了“十二五”期間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為下一步我國在經濟建設領域深化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必將推動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步伐。
參加五中全會,讓我們倍感振奮,感覺我國未來發展非常有希望,盡管我國當前也面臨著諸多矛盾疊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挑戰,但這些都是前進中的困難,都是可以在改革發展中加以克服和解決的,我國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
同時,五中全會還嚴肅地指出反腐倡廉斗爭永遠在路上,絕不能放松。面對當前的國內外形勢,我們更加需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要堅定不移地抓好反腐倡廉斗爭,又要堅定不移地推動改革發展,才能夠確保在建黨一百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全面完成黨的重要戰略部署——全面實現小康的第一個一百年目標。
《中國航空報》:五中全會留給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五中全會作出的很多重要決策中,哪些決策可以大力推動航空工業的發展?
林左鳴:五中全會是一個集思廣益、充分發揚民主的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作出了一系列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決策,也提出了一些與航空工業有關的重要決策。全會對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富國與強軍統一,實施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戰略做了重要部署;會上提出的發展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建議被決議采納,全會明確提出大力發展航空制造業和民航運輸業,大力發展通用航空,這為我們發展“愛飛客”等通用航空產業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同時,全會還對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高新科技領域等提出很多新思路,尤其是機器人、新材料、信息化、“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等等,中央都作出了更加明確的部署。同時,對進一步發現和培養優秀的科技人才、優秀的企業領軍人物,推動經濟建設全面發展等方面,中央都作出了深刻部署。
《中國航空報》:五中全會的召開,對于中航工業打好“十二五”的收官之戰有哪些指導意義?
林左鳴:五中全會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開局的一次沖鋒號。貫徹好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重要的是學習。我們要通過深入學習,進一步了解目前經濟發展以及反腐倡廉的現狀,把全集團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一方面抓好深化改革,推動發展,一方面進一步抓好反腐倡廉,加強黨的建設,確保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圓滿實現。
我們要認真學習和領會黨中央對下一步經濟社會發展的部署,對標集團公司的條件和能力,對于中央倡導的新領域,我們有的已經進入,但發展速度偏慢,有些領域我們考慮不足尚未進入,我們必須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迎頭趕上,用我們的努力,推動技術經濟全面發展。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五中全會精神,聚精會神、突破關鍵,推動我們航空工業的再次井噴發展。
我們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認真籌劃,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嚴格要求,務必求實,把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當作全集團公司當前的中心政治任務,從實際出發,邊學習,邊加強落實,制定有效措施,盡快掀起一個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高潮,尤其是要確保圓滿完成今年全集團科研生產經營任務,打好“十二五”收官之戰,為“十三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