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川秋:讓通用航空產業飛得更高

本次“兩會”進一步明確了加快我市十大產業鏈發展的戰略思路,作為常州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戴川秋委員尤其關注其中的通用航空產業建設。規劃面積17.1平方公里的常州航空產業園,以常州機場為核心,努力打造航空制造及航空服務兩大產業板塊。
戴川秋說,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常州有六大優勢:一是資源優勢,常州機場建站30余年,能夠起降除空客380以外的所有大型客機,可以解決航空制造業產品試飛等關鍵性問題;二是產業優勢,常州制造業基礎好、品類全,具備發展航空制造業的堅實產業基礎;三是空域優勢,相比于周邊機場,常州機場的正點率要高出10%;四是要素優勢,常州航空產業園規劃的17.1平方公里土地目前已基本完成拆遷;五是交通區位優勢,常州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航空物流成本相對較低;六是地方和行業的重視,在我市對通用航空產業進行大力培育的同時,上級民航部門也十分看好我市這一產業的前景,國家民航總局鼓勵常州力爭成為“長三角航空產業示范點”。
盡管優勢明顯,但戴川秋認為,我市航空產業想要飛得更高,必須解決好以下三個問題:首先,航空產業的產業鏈特別長,發展周期也很長,短期內直接經濟效益并不明顯。但也正因為如此,航空產業對經濟發展能產生更為廣闊而深遠的影響。我市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必須走出傳統“招商引資”的思維,要能耐得住寂寞,用長遠的發展思路科學推進。其次,在產業布局和項目選擇等方面,一定要做好規劃,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持續推進。第三,航空產業人才需求量大,這不僅需要我市引進、培養更多高水平專業人才,還需要我們打造一支更為專業的運行團隊。
戴川秋表示,作為常州航空產業園的核心區,常州機場將一手抓好“便民出行”,一手抓好“服務經濟”,與航空產業園深度融合,主動對接,積極支持。同時機場將不斷完善自身功能,大力發展綜合物流園,加快進境指定口岸和快件中心建設,主動融入航空產業建設。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連云港民航站站長程廣宇公差時突發疾病去世
- 下一篇:姜英民:民航發展,要為延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