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軍:為民航提供優質的空防安全保障
自“十二五”以來,面對日趨嚴峻的反恐形勢和復雜的社會治安環境,民航局公安局始終將反恐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緊緊圍繞保障公共安全和維護民航運營秩序兩個核心任務開展工作,從嚴構筑民航空防安全和反恐工作體系,確保了過去5年的空防安全平穩。在“十三五”期間,中國民航空防安全形式將面臨哪些變化和挑戰?如何進一步夯實安全保衛基礎,建立健全安全保衛隊伍,提升安全保衛管理水平?在維護旅客權益和確保民航健康、有序發展方面又將有哪些作為?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民航局公安局局長魏亞軍。
主動應對新形勢新挑戰 提高空防安全綜合保障能力
記者:“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在確保空防安全上取得了一定成績。在“十三五”期間,中國民航將面臨怎樣的空防安全形式?有哪些變化和挑戰?
魏亞軍:目前,空防安全已經被上升到國家安全、國家反恐和民航安全發展大局的戰略高度,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法》的頒布實施,既為民航做好空防安全工作,特別是做好反恐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給我們開展空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正值深化改革的戰略轉型期,政治經濟大局總體穩定,空防安全整體運行狀況平穩。但受境內外因素影響,面臨的各種風險日趨增多復雜。一是我國局部地區仍處于暴力恐怖活動活躍期。二是當前社會上各種矛盾、利益訴求交織疊加,極易引發個人極端暴力事件,恐怖活動和惡性刑事案件已成為影響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大威脅。三是民航安全受社會大治安環境影響的同時,隨著民航改革深入,系統內的傳統利益格局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不排除個別人制造事端的可能。
伴隨著民航業飛速發展,空防安全面對的風險點日趨增多、復雜,除傳統的威脅因素外,還出現了一些新特點、新形勢,比如信息安全,利用電信手段詐騙旅客財物,甚至干擾空管信號等情況,還有一些危險品甚至爆炸物經過技術包裝,呈現新特點,給我們的安全檢查工作提出挑戰。
記者:“十三五”期間,中國民航空防安全的目標是什么?如何提高“十三五”期間空防安全綜合保障能力?
魏亞軍: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安全形勢,公安局將積極應對,謀劃策略,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理念,緊緊圍繞“反劫機、反恐怖、防炸機、防襲擊”的目標,按照“空中反、地面防、內部純”的工作要求,完善民航空防安全和反恐怖工作體系;深入開展“六嚴”活動,持續推進“平安民航”建設工作;充分履職、整體聯動,厘清職責、強化監管,確保民航空防安全和運輸安全。
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空防安全工作體制機制建設,特別要重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補齊安全管理短板上,引導和謀求更加穩定的安全投入保障機制,加強從業隊伍人員職業技能,履職能力建設,加強空防安全鏈條式管理機制,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空防安全工作。通過開展公安、安檢案件移交,空地執法銜接,機組空中處置,在購票、值機等環節信息篩查重點人員等梳理規范,提升了10支空防力量整體協同作戰能力,協調地方政府、社會媒體等建立支援、引導協作機制,完善行業內外空防聯動機制。
完善健全法律法律 全面提升航空安保水平
記者:目前,我國《民航法》修訂和《航空法》研究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這也是“十三五”期間一項重要工作。那么,我國航空安保方面的法律法規是否已經健全完善?
魏亞軍:經過這些年民航安保立法和執法實踐的積累,我們已經擁有一整套較為完整的航空安保法規標準體系框架,但是不夠健全,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的法規標準體系,初步形成了以《民航法》為引領,以《民用航空安保條例》為綱,6部行業規章為內容,以100余部規范性文件為補充的法規標準體系。去年國家出臺了《反恐怖法》,經過重大修訂的《安全生產法》也已經開始全面實施,我們將按照兩部大法的要求,對現有法規標準進行梳理和修訂,引入法規、規范性文件評估機制,完善法規標準體系。
按照計劃,“十三五”期間我們將新制定8部安保規章,并對現有的6部規章進行修訂,以保證安保法規標準體系能夠有力應對當前反恐工作形勢,持續滿足空防安全工作的需要。
記者:為進一步夯實安全保衛基礎,建立健全安全保衛隊伍,提升安全保衛管理水平,民航局公安局在“十三五”期間將開展那些工作?
魏亞軍:“十三五”期間,重點圍繞以下幾方面布局謀劃民航空防安全和反恐怖工作。一是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法》的實施,厘清各方職責,健全工作責任制,完善民航空防安全和反恐工作體系;二是深化空防安全體制改革,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去年下發的文件精神,推進機場公安盡快移交到位;推動實施空警雙重管理暫行規定;做好空警支大隊機構調整和增加人員編制的組織實施工作;三是狠抓監管責任落實,改進提高監管方式和效能,完善監管體系建設;四是深化去年開展的“六嚴”工作,即“公安嚴打,安檢嚴查,空中嚴控,監管嚴管,貨運嚴治,內部嚴防”,形成工作理念,提高工作質量、水平,帶動推進空防體系建設。持續開展從嚴打擊危害民航運營秩序違法犯罪活動等專項行動,推進“平安民航”建設,特別持續重點提升中小機場、貨運等安全運行水平,全力以赴保障民航運營秩序;五是指導監督檢查國家警衛對象乘坐民航專包機和抵離民航機場警衛保障工作,做好包括今年杭州G20峰會等在內的國家大型活動安保工作。
民航空防安全工作是開放式的,需要動員更廣泛的力量參與,才能做到綜合全面。在“十三五”期間,我們會積極推動全面提升我國航空安保能力水平建設,更好地保障我國快速發展民航產業,提供優質的安保服務保障。
依法維護民航運輸秩序 提供優質的安全服務
記者:“十二五”期間,中國民航安全運送旅客18億人次。隨著民航的快速發展,對民航安保和空防要求越來越嚴格,旅客的安檢項目也越來越多。面對這種情況,民航局公安局將如何協調安全與服務的關系?
魏亞軍:我認為,安全與服務不是一個矛盾體,處理好了將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安全是最優質的服務,也是其他服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安全就談不上發展,更談不上服務。
的確,旅客的安檢項目增多了,一些新事物的出現要求我們的措施必須跟得上,安全不能有絲毫松懈麻痹。比如充電寶,以前沒有這種東西,后來發生過自燃的實例,在經過反復檢測、專業論證,功率超過一定容量,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再比如禁帶火種,一直以來就是禁止隨身攜帶的,這幾年我們只是重申嚴格執行。安全是民航的底線,說穿了,我們的工作任務就是消除所有危害安全的因素。在采取嚴格安全措施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提高安檢人員的業務技能水平,優化安檢流程和服務舉措,力爭為旅客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務。
同時,我們向社會積極開展普法和安全宣傳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理解民航安全,最后形成主動自覺守法守規的良好行為習慣。
記者:近年來,民航出現了虛假恐怖信息、擅自開啟應急艙門、機上斗毆等擾亂民航運輸秩序的事件。對此,您是如何看待的?民航局公安局又將如何維護旅客權益和民航健康、有序發展?
魏亞軍:近年來,出現了散布虛假恐怖信息、擅自開啟應急艙門、機上斗毆、強闖機場控制區等擾亂民航運輸秩序的事件,引起社會輿論關注,形成焦點。這也說明民航發展速度快,受眾日益廣大,越來越多的人民群眾選擇民航作為出行的交通工具。
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大家對民航不夠了解,二是普法工作仍然不夠,三是效仿。針對此,我們通過開展打擊危害民航安全違法犯罪、依法維護機上秩序、打擊票務電信詐騙等專項行動,達到了凈化民航運輸治安環境的效果,有效遏制了此類違法犯罪活動高發多發的勢頭,得到了社會輿論的支持和普遍贊譽。下一步,除了繼續保持從嚴打擊此類違法活動工作外,我們還將研究引用誠信機制,對惡意制造恐慌、干擾民航運輸秩序甚至影響民航安全的行為人,在信用機制上給予一定限制。同時,我們也為旅客正當維權提供訴求解決問題的渠道,引導機場、航空公司等運營企業建立完善的旅客維權機制。旅客有困難、有訴求,有了溝通解決渠道,就會大大降低過激行為的發生,通過建立民航運營企業和旅客良性溝通機制,確保旅客合法權益和民航建康、有序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