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美航空的國際化擴張之路
達美航空是僅次于美國航空集團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公司,2014年營業收入403.62億美元,凈利潤6.59億美元,總資產541.21億美元。達美航空每年旅客運輸量超過1.7億人次,航線網絡覆蓋全球六大洲64個國家的334個目的地;總部位于亞特蘭大,擁有近80000名員工,機隊規模772架。達美航空是天合聯盟的創始成員,達美航空及其全球聯盟合作伙伴每日航班提供超過1.5萬次。達美航空主要的樞紐機場包括阿姆斯特丹、亞特蘭大、波士頓、底特律、洛杉磯、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羅機場、紐約肯尼迪機場、紐約拉瓜迪亞機場、巴黎戴高樂機場、鹽湖城機場、西雅圖機場和東京成田機場。除美國以外,歐洲的巴黎戴高樂機場、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以及亞洲的東京成田機場是其國際化重要樞紐機場。
商業航空發展百年來,受經濟情況波動影響一直伴隨行業重組整合。2008年,達美航空公司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西北航空公司。2011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與大陸航空公司以32億美元的價格合并成立聯合大陸航空集團。2013年12月,美國航空與全美航空公司以110億美元的價格合并成立新的美國航空集團。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同時美國三大航空公司也是全球領先的綜合型三大航空公司。美國三大航空公司中,達美航空國際化水平略低于其他兩家,受到美國國內市場發展壓力以及包括西南航空、捷藍航空和精神航空等低成本航空的競爭影響,促使達美航空大力尋求國際發展擴張之路。
1.達美航空經營狀況
達美航空自2008年合并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后,整合成功并保持穩定增長持續盈利水平。下圖1為達美航空五年經營業績統計圖,資料來源于達美航空2014年財報。
按照旅客類型劃分,當前達美航空的美國國內旅客座位數占比83%,國際旅客占比17%;生產能力ASM(可用座英里),國內占比53%,國際占比47%。而聯合大陸航空的國內旅客座位數占比76%,國際旅客占比24%;生產能力ASM(可用座英里),國內占比51%,國際占比49%。美國航空的國內旅客座位數占比76%,國際旅客占比24%;生產能力ASM(可用座英里),國內占比55%,國際占比45%。對于達美航空來說國際化發展的意義尤為重要。
2.達美航空美國國內城市樞紐特點
截止到2015年4月的十二個月(201405-201504),達美航空在美國主要樞紐運輸量和當地市場份額見下圖2,資料來源美國交通運輸部。
達美航空在全球第一大機場亞特蘭大的市場份額高達74.18%,年度登機旅客3113萬;在明尼阿波利斯的年度登機旅客799萬,市場份額50.34%;底特律年度登機旅客674萬,市場份額47.60%;紐約年度登機旅客602萬,市場份額23.66%;鹽湖城年度登機旅客478萬,市場份額52.24%。其他城市年度登機旅客5224萬,平均市場份額9.28%。以上五大城市除紐約達美航空的市場份額接近捷藍航空的21.31%略微優勢排名第一以外,其他四大城市達美航空均以絕對優勢排名第一。達美航空五大樞紐城市的旅客占比見圖3。
達美航空在亞特蘭大的規模和優勢明顯,亞特蘭大成為達美航空名副其實的樞紐基地。
3.達美航空國際樞紐特點
達美航空作為全球第二大航空公司集團,其國際航線和國際旅客在歐洲和亞洲也具有優勢。其十大國際航空樞紐的國際旅客周座位量見下圖4,數據來源CAPA。
達美航空在美國以亞特蘭大、肯尼迪、底特律、明尼阿波利斯、洛杉磯、西雅圖為主要國際門戶樞紐,其中亞特蘭大周國際旅客座位數25.42萬,紐約肯尼迪16.8萬遙遙領先。在歐洲大陸,阿姆斯特丹、巴黎戴高樂和倫敦希斯羅為主要國際樞紐基地,其中阿姆斯特丹地位特殊,周國際旅客座位供應量7.42萬。在亞太地區,達美航空以東京成田機場為重要國際樞紐,周國際旅客座位供應量6.62萬。
可以發現達美航空在拉丁美洲及南美洲地區、中國地區以及大洋洲沒有強有力地航線樞紐,這也預示著達美航空的國際擴張線路的方向。
4.達美航空全球股權收購策略
在全球最大的北美、歐洲和亞太市場,一般情況國際化航空公司通過聯盟方式合作共享發展業務。達美航空作為天合聯盟的創始成員,帶領天合聯盟瓜分全球市場。同時,達美航空通過股權投資進入其他區域國際市場。
大型外國航空公司間的結盟,以及美國全球性航空公司間的聯合使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上空形成了供應寡頭的局面。每一家全球性航空公司都與大型的外國航空公司結成了享有反壟斷豁免權的合作伙伴關系:美國航空公司與英國航空公司和日本航空公司簽署協議;聯合航空公司與漢莎航空公司和全日空航空公司結盟;達美航空公司與法國航空公司、荷蘭航空公司和意大利航空公司合作。例如,達美和法航可以通過協調航班時刻表,共用值機柜臺,并且共享營業額。從而使雙方可以在沒有合并員工帶來痛苦的情況下,實現“真正的合并”。如果兩家航空公司同時服務的航線上班機沒有坐滿,航空公司可以共同計劃減少航班。這種管理客流的辦法極大地提高了利潤率。僅達美航空公司在美國的機場與法國、荷蘭和意大利的城市之間的航班就可以為達美及其合作伙伴貢獻120億美元營業額,并且實現兩位數的利潤率。
這些聯盟在許多國際航線上展開了廝殺。但是,當兩家競爭對手,而不是四五家對手提供服務時,定價權就要大得多。達美航空與維珍航空簽訂的協議就是最好的例子,前不久這個合作關系獲得了反壟斷豁免權。為了構建跨大西洋的特許經營權,達美斥資14億美元翻新擴建紐約肯尼迪機場的4號航站樓。2008年以前,達美航空公司在全球最繁忙的商務旅行航線上——肯尼迪機場至倫敦希思羅機場——還是排名比較靠后的公司。2009年,維珍航空、英國航空、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都在競相爭奪這個業務。2010年,英國航空公司和美國航空公司合并了業務,在該市場占據壟斷地位。但是現在達美把往返于希思羅和肯尼迪機場的航班數增加了一倍以上,從每天3班增加到7班。達美航空的市場份額一夜之間翻了一番,達到37%。美國航空與英國航空,以及達美航空和維珍航空總共控制了該航線90%的份額。
自2011年以來,達美航空有計劃進行一系列股權投資擴張國際業務,四個航空公司的投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見下圖5總結。達美航空期望投資提出20%股權要求的日本天馬航空,因為日本當局監管要求股份低于20%而尚未公布。
達美航空以6500萬美元收購墨西哥航空4%股份;以1.56億美元收購巴西戈爾航空9%股份;以3.6億美元收購維珍大西洋航空49%的股份;以4.5億美元收購中國東方航空3.55%的股份。
通過股權投資收購進入并發展其弱勢國際區域航線網絡,這是達美航空領先于聯合大陸集團和美國航空集團的戰略思路。
5.達美航空借東航擴大潛力巨大的中美航線
伴隨亞太以中國和印度為主的新經濟體的發展,歐美之間的大西洋航線而會逐步被美亞之間的太平洋航線所取代。美國和遠東經濟政治聯系密貼,在美國連接中國、韓國、日本的國際航線中,美日航線優勢明顯,遠遠領先中美航線和美韓航線。韓國首爾仁川機場國際化針對中國和日本的國際樞紐中轉策略效果明顯,仁川機場的直達美國的航線也要領先于中國北京首都機場和上海浦東機場,而廣州機場的美洲航線本身就不多。
無論是基于經濟發展的潛力規模以及人口的基數,中美間國際航線未來幾年內一定會成為美國到遠東之間的最大規模且增長潛力最快的國際航線。
中美之間的國際航線伴隨美國入境中國旅游人數的下降和中國入境美國旅游人數的上升,而使得2014年年中中國航空公司整體占比第一次超過美國航空公司。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于7月27日宣布其與達美航空簽署了一份附條件的股份認購協議,達美將投資4.5億美元認購東航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H股股份,以獲取約占東航在H股10%以及總股本3.55%份額的股權,成為除東航集團及關聯公司外的第一大外部股東。按照最終達成的協議,達美獲得東航董事會一個觀察員席位,可以列席董事會和規劃發展委員會會議,但并無投票權。東航H股股價目前處于歷史相對高位,達美認股溢價比例較高。相對于2007年新加坡航空和淡馬錫當時聯合擬以9.3億美元獲得東航25%的股份和3個董事會席位的交易條件,東航本次融資交易從公司發展及資本市場兩方面看還是比較劃算的。東航引入達美股東身份對于當前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同時對于東航國際化業務發展具有借鑒和推動作用。
中美航線中美國聯合大陸航空公司和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優勢明顯,處于第一梯隊,當前每周航班座位數大約1.8-2萬;達美航空、美國航空以及中國的東航和南航處于第二梯隊,每周航班座位數接近1萬。同屬天合聯盟的達美航空和東方航空目前以代碼共享方式經營著美國國內的30條航班、中國國內的43條國內航班,以及7條中美之間的跨太平洋航班。東航有上海和南京到美國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和檀香山的4條航空,達美有底特律、洛杉磯和西雅圖到北京和上海的7條航線。在過去三年多時間中,圍繞中美航線運營,東航和達美之間的合作緊密。尤其自2013年8月開始,為突破不同航站樓之間的運營瓶頸,達美和東航還在上海浦東機場專門推出了一個名為“跨樓中轉”合作項目以解決旅客在兩個航站樓間提取行李、辦理轉機手續的不便。為了更好的實現中轉銜接,在2015年4月初,達美將位于浦東機場的乘客值機服務臺從二號航站樓,直接遷至東航所在的一號航站樓,雙方合作進一步加深。
達美航空入股中國東方航空是達美航空亞太國際化發展的策略延伸,達美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尤其是以浦東為主要樞紐基地的東方航空的未來前景。天合聯盟在上海浦東機場的市場份額41%,在北京首都機場的市場份額31%。達美寄希望東方航空的合作模式可以繼續演繹并復制與歐洲法荷航在阿姆斯特丹和巴黎戴高樂合作的成功經驗,從而打造亞太地區除東京成田機場外的浦東國際樞紐港,達美航空和東方航空新的戰略合作期望將創設中美之間最具經濟效益的航線,并為旅客提供最為持久的世界級服務。這一目標體現達美航空國際化戰略在亞太發展的重要布局。
達美航空投資入股方式的國際化發展策略值得中國航空公司在國際化成長中思考學習和借鑒。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嚴格把關落實 層層傳導壓力
- 下一篇:飛機徑向滑動座椅誕生 將大大縮短登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