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開創餐飲商圈“倉儲配送一體化”行業先河
10月27日,隨著國內、外航空公司轉入大興國際機場,一期73家餐飲店面全部開業。回望9月25日以來,“網紅機場”燃爆了各大網絡頭條,“美食天堂”“吃遍機場”等關鍵詞更是吸引了無數的游客前往大興機場一探究竟。在這個大規模的餐飲商圈,對原材料除了品類和質量的高要求外,倉儲配送也是餐飲資源管理的關鍵環節,就此,北京首都機場餐飲發展有限公司立足管理創新,在國內首創推出機場商圈多品牌的“倉儲配送一體化”模式,在滿足旅客對美好餐飲體驗的同時,有效解決了商戶需求。
效能最大化,困難齊登場
為了給旅客提供更為豐富的餐飲選擇,大興機場在前期籌備之時便從商業布局、資源配置等方面著力實現資源效能最大化。據悉,大興國際機場一期和二期的餐飲店面共計90家,但航站樓內餐飲公司餐飲原物料倉儲資源僅為約1200平方米,機場周邊短期內也沒有足夠的倉儲基地。
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理念,餐飲公司倉儲配送管理團隊在籌備大興機場投運工作之初,就對以往合約商自行物流配送的模式進行了細致分析,力求從根本出發,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團隊綜合分析出在機場這個特殊的經營環境中自行配送存在的諸多不足,例如:餐飲業物流服務層層分包,合約商無法把握物流過程;物流公司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沒有健全的運營管理制度;物流行業車輛空載率高達40%,合約商物流成本日益增高;大量社會車輛和人員頻繁進出航站樓重點安防區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合約商配送標準及驗收秩序混亂等。
此外,大興機場將充分保障旅客資源做為設計原則,地下通道僅設置了四處卸貨區域,只能供16輛貨車同時停放,若73家店面全部自行倉配不僅會給航站樓的安全管理造成壓力,也會增加店面自身的運營難度,嚴重影響餐飲商圈的融合發展。
尋求新方法,實現新突破
面對困局,餐飲公司積極走訪國內機場、火車站、大型購物中心和先進物流企業,力求尋找可借鑒的先進經驗。然而,在多方走訪后發現,目前國內大型商業集散中心餐飲原物料配送均是各自為政,未實現集約化管理,物流企業供應鏈產業多為單一供應鏈一體化,目前并沒有滿足大興機場實際需求的管理先例,問題的解決再度陷入瓶頸!面對困局,餐飲公司并未裹足不前,而是力求尋求新方法,實現新突破,打造新標桿。
既然自行倉配不合時宜,那么集約統一管理是否可行呢?通過9次市場調研,15次專題會議,餐飲公司創新提出“多鏈條一體化”,并結合大興機場餐飲資源和商戶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倉儲、配送一體化”方案。該方案不同于傳統的單一商家縱向線性倉配一體,而是充分整合整個商圈內的物流需求,輸出統一的倉儲物流服務,將原有的“合約商自行進入航站樓配送轉變為由航站樓外前置倉統一收貨、分揀、裝車、配送至航站樓店面,形成“多點成線”的倉儲配送模式。
“方案的制定是基于我們前期的多方調研結果,但方案的可行性還是需要請參與者綜合評估,畢竟商圈有43家合約商,每家商戶的的實際情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所以,我們選擇集思廣益、多方完善。”餐飲公司技術采購部負責人關智軍介紹說。方案擬定后,餐飲公司先后三次召開推介會,面向商圈全體合約商開展了問卷調查,與9家合約商代表進行了專項訪談,并根據商戶提出的合理化建議不斷完善方案細節,最終方案獲得了餐飲商戶的一致認可。
用事實評估,由商家評定
目前大興機場一期店面合約商已100%完成合同簽署,“倉儲、配送一體化”也已全面落地,為整個餐飲商圈73家店面提供集倉儲、分揀、運輸、配送、逆向、客服、售后在內的全流程、正逆向、一體化的餐飲物流供應鏈,并根據商戶的實際需求,為部分商戶提供碼貨整理的增值服務。
“我們在其他交通樞紐或是商業中心的店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餐飲原物料進場困難的現象,‘倉儲、配送一體化’在原物料進場的難題上給予了我們很大的支持。”和府撈面工作人員說道。“這一方案,為我們店面節省了物流搬運的人力和時間,讓我們能夠更加專注于店面經營和旅客服務,也降低我們的管理成本。”味千拉面一名管理人員說道。
這一方案的實施,為商戶解決了諸多難題,同時,更是從多方面助推了“四型機場”建設:倉儲管理更加規范,統一配送更為嚴謹,航站樓近段收、驗貨井然有序,有效地降低了航站樓安防區域的安全隱患,助力“平安機場”建設;倉儲資源集約管理,以先進的倉儲分揀系統打造“智慧機場”;科學規劃路線,降低運輸成本的同時,以更加環保的配送理念助力“綠色機場”建設;統一做好原材料管控,在食品安全源頭筑起更為堅實的防線,為中外旅客提供更加安全、放心、感動的機場餐飲體驗,為商戶提供便捷、貼心的經營保障,從服務品質、多維度助力“人文機場”建設。
大興國際機場“倉儲配送一體化”成功開創了行業先河,目前,國內多家機場先后通過多方渠道了解 “倉儲、配送一體化”的運作模式。餐飲公司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大興國際機場為新的起點,利用先發優勢,打造行業標桿,為中外旅客提供優質機場餐飲體驗的同時,多維度深化創新理念,全力助推“四型機場”建設,為打造“世界一流”機場管理集團貢獻力量。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