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競爭成立足關鍵 地方航企征伐“戰國時代”
高風險低利潤的民用航空運輸業因其光環之下的“名片效應”以及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早已經成為中國各級地方政府爭搶的熱點行業。在行業準入限制放開兩年之后,新成立的區域航企早已漸呈遍地開花之勢,同時仍有十多家新公司列隊待批,可以預見未來國內航空市場將面臨空前激烈的競爭局面。
因此,在地方政府扶持之外如何利用所處的區位優勢并找準自身定位,將是新成立航企能夠在中國航空業的“戰國時代”站穩并謀得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北部灣突進
廣西壯族自治區(下稱廣西)首家地方航空公司北部灣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部灣航空)于12月17日將一架E-190支線噴氣式客機投入南寧-畢節-西安航線的商業運營,這是這家成立還不到一年的新公司機隊的第六架飛機。
由海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集團)旗下天津航空與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共同出資成立的北部灣航空今年2月首飛。目前運營著六架E-190支線客機,機隊規模將達到10架,這樣的運力增長節奏在新成立航空公司中顯然也是非?斓摹
“公司成立前期飛機主要從大股東天津航空方面現有的運力中調配,公司運營的團隊也有很多是從天津航空過來的,”一位海航集團方面人士對本報記者介紹說。
海航集團此前在成立烏魯木齊航空、福州航空等新航空公司時都是采用先從公司內部調配運力和人員的方式,大大減少了新公司籌建的時間,這對于急于趕上這一新航企成立窗口期的地方政府而言顯然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公司目前采用單一機型,降低了飛行、服務、維修等特業工作的人力成本,又更能有力地支持二三線城市航線的點對點開通,”北部灣航空董事長兼總裁吳重陽于12月15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6年計劃引進A320客機,將通過以E-190飛機將支線旅客集中至樞紐機場,再由A320飛機將旅客送往其他地區的運營方式,打造干支結合的區域航空公司。”
吳重陽透露,“北部灣航空開航至今平均客座率超過80%,在海航集團旗下諸多航空公司中這一數據排名都在前列。”
錯開定位
國內航空市場由此前國有航空主導,輔以不同區位、不同定位的民營公司這一格局到如今幾乎每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成立或即將成立本地航空企業的發展周期不過十年光景,但民航業在本土的人口紅利所帶來的高速增長勢頭似乎正在漸漸減緩。
據民航局方面透露,目前中國已經批準成立的航空公司一共有53家,目前開始運營的有43家。僅僅在12月內,便已有包括江西航空、貴州多彩航空、云南紅土航空以及揚子江航空四家新公司已經或即將投入運營。
盡管中國內地航空市場仍存足夠的增長潛力,但在目前機場以及空域等基礎設施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大部分航企仍然將主要市場放在本區域與國內吞吐量最大的十大機場之間的航線運營上,這其中又以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成都這四大樞紐為重。
“按照地方政府的意愿以及航空公司的構想,運營北上廣這樣的一線樞紐機場是第一選擇,”一位民營航空公司中層管理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但目前一方面很多國有民營公司都在尋求進入熱門航點,另一方面時刻資源等也都對進入一線樞紐有諸多限制,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在建立本區域公司的時候都會去行業主管部門爭取支持,至少可以先拿到一些熱門航線打底。”
本報記者此前采訪過多家國內新航空公司的負責人均表示,地方政府曾經出面幫助航企爭取熱門航線,“這取決于地方對航空業的需求,比如一些尚未成立本地航企的地區就會盡最大的能力幫助航企獲取熱點航線,一方面客源有保障,另一方面也是非常大的政績。”前述民營航企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僅海航集團旗下在冊的航空公司就已經超過15家,海航旅游與桂林市合作即將成立的桂林航空公司將于北部灣航空基地相隔不到五百公里,似將形成同門相爭的局面。
“我們與桂林航空不構成競爭關系,”吳重陽對本報記者表示,“桂林旅游資源比較豐富,桂林航空主要會依托海航旅游的資源做航空旅游業務,而北部灣航空主要面對商務客流,未來將開通連接東盟十國首都的航線,形成以南寧為樞紐的連接中國和東盟各國的航空樞紐網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