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集團:牢記習總書記囑托 開啟新時代世界一流機場集團新征程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新機場并作出重要指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第一次視察在建機場工程,是永載民航史冊的盛事、喜事。視察期間,習總書記強調指出,北京新機場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要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習總書記特別提出了“如何管理運營好北京新機場?北京兩個機場如何協調?京津冀三地機場如何更好地形成世界級機場群?”三個重大關切。一年來,集團公司始終牢記囑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領會并全面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入領會黨的十九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及馮正霖局長“四個機場”建設要求,砥礪奮進,鏗鏘前行,開啟了建設新時代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新征程。
一、布局新戰略取得新突破
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新機場作出的重要指導精神和“三大關切”,集團公司全面掀起了大學習、大討論、大落實的熱潮,通過《中國民航報》和集團《中國第一國門》等媒體重點刊發了黨員干部“牢記囑托,不辱使命”征文200余篇,集團公司黨委先后組織召開了多輪次黨委中心組學習和專題研討會,研究提出了“新機場”“雙樞紐”“機場群”三大戰略。2017年,集團公司圍繞落實“三大關切”,實施“三大戰略”,帶動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全集團各項重大航空運輸保障任務再次實現“零事故、零失誤、零投訴”目標,成員機場前3個季度ACI旅客滿意度同比提升0.06,集團公司重點監督指導首都機場股份公司大力整治航班延誤問題,扭轉了首都機場航班正常下滑的態勢。集團全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和運輸架次分別為1.97億人次、268.6萬噸和145.2萬架次,同比分別增長12.1%、4.3%和10.3%,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一)全力推進“新機場戰略”。
“新機場戰略”是對習總書記第一重大關切的具體落實,是集團公司的突破性戰略。主要任務是確保新機場優質、高效、按期建成通航,“引領世界機場建設”;發揮“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功能定位和地位作用,“打造全球空港標桿”。
一是新機場工程建設全面順利推進。精品工程建設完成既定指標。先后完成新機場詳規、控規上報和備案工作,第四批初步設計和項目總概算獲批;完成航站樓功能性封頂封圍,停車樓、綜合服務樓主體結構封頂工程,北京首期人才公租房項目已開工建設。樣板工程建設取得多點突破。航站樓、停車樓工程獲得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級和節能建筑3A級雙認證,其中節能建筑3A級認證為國內首個;步行距離、首件行李到達時間、主要中轉時間等指標成為行業全新標桿。平安工程建設實現“零事故”。多個工程項目先后獲得北京市綠色安全樣板工地、國家3A級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等稱號。廉潔工程建設確保措施有力。著重加強關鍵環節管理,持續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嚴格落實全過程跟蹤審計,未發生違紀違法問題。
二是新機場運營籌備實現良好開局。創新構建了“統籌決策—組織協調—板塊執行—全員支持”的運營籌備架構體系,形成各層級各單位高效聯動的工作態勢。統籌決策效能進一步提升。召開全集團新機場運營籌備動員大會,明確任務目標與要求;通過集團公司層面以多種方式和渠道及時與各方溝通,有力推進包括工作思路、機構設置、人員儲備、航空公司進駐等運營籌備工作及重點、難點事項。組織協調職能進一步完善。確立了運營籌備實施方案;建立了運營籌備工作信息共享機制;分解落實民航局部署的16項重點工作任務并跟蹤督辦;通過運行流程優化研討會,廣泛聽取來自國內外60余名專家代表的156項優化意見。板塊執行力度進一步加大。研究制訂基地航空公司航站區資源分配方案;配合推進東航、南航基地建設項目核準并開工,簽署6家非主基地航空公司進駐協議;面向全球正式啟動商業資源招商工作;完成能源系統一體化管理實施方案;專業公司相繼成立運營籌備機構。全員支持深度進一步強化。在全集團調派、培養、儲備專業人才,首批調派人才已到位,第二批調派人才已經確定、即將到位,完成首批大學生招聘和入職培訓工作,其崗位培訓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二)全力實施“雙樞紐戰略”。
“雙樞紐戰略”是對習總書記第二重大關切的具體落實,是集團公司的龍頭性戰略。主要任務是形成“并駕齊驅、獨立運營、適度競爭、優勢互補”的“雙樞紐”機場格局,以集群優勢打造國際一流的北京航空樞紐,成為民航強國基本特征的典型標桿。一是戰略定位與任務逐步清晰。明確了新機場重在上量、首都機場重在提質的努力方向;新機場的主要任務是大力開發航空市場,快速釋放產能,盡快實現設計容量,側重于“大型國際樞紐、國家發展新動力源、綜合交通樞紐”;首都機場的主要任務是積極疏解非國際樞紐功能,提升國際運量比例,側重于“大型國際樞紐、中國第一國門、門戶復合樞紐”。二是首都機場樞紐戰略有序推進。重點完善了首都機場功能規劃方案,完成近期核心資源完善方案及實施計劃;完成“一市兩場”航權資源配置、國際樞紐對標、樞紐發展及驅動模式等政策性、前瞻性研究項目,明確了2030年樞紐建設的戰略目標和實施路徑;系統開展航站區整體規劃研究,初步繪制航站區近期及新機場啟用后過渡期的設施完善藍圖。
(三)全力推動“機場群戰略”。
“機場群戰略”是對習總書記第三重大關切的具體落實,是集團公司的全局性戰略。主要任務是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同時以京津冀機場群為核心,帶動成員機場群和各產業共同發展。一是京津冀機場群協同發展成效顯著。2017年,首都機場國際(含地區)旅客占比達26.8%,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國際運量增速明顯快于國內運量;天津、石家莊機場增速明顯快于首都機場,天津機場形成進出北京的“空中新通道”,石家莊機場開始成為京津冀的“旅游新門戶”;三地機場旅客吞吐量占比從2016年的79.3︰14.2︰6.5優化為75.1︰16.5︰8.4,京津冀航空市場結構明顯改善。二是成員機場群發展穩步推進。充分發揮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以江西南昌機場為試點,多措并舉,成功推動南昌機場旅客吞吐量破千萬級大關。所屬干線成員機場旅客吞吐量相繼突破千萬人次。呼倫貝爾、包頭兩個支線機場旅客吞吐量相繼突破200萬人次。三是帶動集團各產業實現良好發展。設立貨運發展辦公室、公務機管理公司;管理學院被國際民航組織評為地區優秀培訓中心;機場醫院推進聯合辦院戰略合作;首地集團實現實時跟蹤多地項目;京瑞大廈、希爾頓酒店收入創歷史新高;廣告公司媒體網絡覆蓋41家機場;博維公司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動力能源AEMS系統被納入北京市節能低碳新技術推薦目錄;安保公司智能安檢系統完成樣機研發;金元期貨在新三板上市。
二、認識新形勢把握新機遇
過去的一年,集團公司全面圍繞落實習總書記“三大關切”,布局新戰略,取得新突破。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新的歷史方位,民航強國建設正處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集團公司發展正迎來千載難逢的重大發展機會。
(一)新時代發展賦予新責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強調,民航發展的根本遵循是保證安全、改善服務、爭取正常、滿足人民群眾需求,要始終牢記“人民航空為人民”的行業宗旨。走進新時代,集團公司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航空服務需要,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服務廣大旅客、服務航空公司。
(二)民航強國建設提出新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交通強國。民航強國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產業,是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和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指出,要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建立“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標桿體系,對標全球一流機場,打造和運營集內在品質及外在品位于一體的現代化民用機場。爭創“四個機場”標桿將是集團公司助力新時代民航強國戰略實現的重點任務。
(三)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迎來新契機。
一是雄安新區的設立,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對于集團公司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二是國家發改委、民航局發布《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實施意見》,要求“按照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要求加快北京新機場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的航空樞紐,全面提升京津冀區域航空保障能力和運輸服務水平”,為集團公司助推區域民航深化融合、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
(四)深化企業改革增添新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三次“世界一流”,兩次是“世界一流軍隊”,一次是“世界一流企業”,可以看出黨中央和習總書記對國企改革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從民航強國戰略看,“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國際航空樞紐及國內機場網絡”是民航強國的八個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重要特征之一,建設世界一流機場集團是民航強國戰略的必然要求。
三、落實新思路開啟新征程
黨的十九大謀劃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全國民航工作會議部署了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的戰略安排。集團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密圍繞“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形成了新時代“4-3-4-1”新的總體工作思路:擔當“四個服務”,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服務廣大旅客、服務航空公司;實施“三大戰略”,實施新機場戰略、雙樞紐戰略、機場群戰略;建設“四個機場”,建設“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打造“世界一流”,打造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擔當“四個服務”。
服務國家戰略,是要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服務交通強國建設,落實民航強國戰略,落實習總書記關于北京新機場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的重要指示精神。服務地方發展,是要建設和運營好各成員機場,充分實現機場的公共基礎設施綜合功能,滿足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需要。服務廣大旅客,是要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堅守“真情服務”的底線,以人為本,為旅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公共服務。服務航空公司,是要轉變思維,更好地為以航空公司為主的駐場單位服務,進而更好地滿足廣大旅客的需求,要把管理升級為服務。
(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化落實“三大戰略”。
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習總書記“三大關切”這個主基調不動搖,準確把握2018年“三大戰略”的總體任務。進一步統籌攻堅新機場建設與運營籌備雙線戰役。基本完成新機場主體工程建設;管理頂層設計基本成形;推動成立新機場管理公司;運行保障各項籌備工作推動落地。進一步加快推進“雙樞紐戰略”實施進程。重點完成雙樞紐總體戰略規劃研究;疏解首都機場非國際樞紐功能,推動航空公司將國內時刻調整至國際,合理壓縮支線航班;籌劃北京新機場樞紐建設,加快航權、航線、時刻優化設計,推動過渡期航班有序轉場。進一步協同推動機場群和各產業共同發展。著力完善京津冀機場群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搭建協同運行工作機制、航空市場聯合營銷平臺;各成員機場補充完善運行資源,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成效,形成業務跨領域合作、服務上下游銜接、運行保障高效便捷發展態勢;各專業化公司轉變經營理念、促進多業態融合,穩步提高自身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
(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爭創“四個機場”標桿。
一是建設平安機場。堅持“安全第一”。深化“安全隱患零容忍”長效機制,固化“三基”建設成效,制定“平安機場”建設指導綱要,細化機場安全底線標準,安全管理重心持續向基層傾斜,優化安全監察效能和績效考核評價,補齊安全短板,強化責任追究。著力提高航班正常率。圓滿完成各項重大保障任務。二是建設綠色機場。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完善“綠色機場”建設指導綱要,建立綠色指標體系;把綠色理念細化、落實到機場建設、運營、管理的全鏈條實踐中。推進干線機場開展能源審計。推進集團公司能源監控平臺建設,爭取政府節能補貼等政策支持。三是建設智慧機場。堅持前瞻應用信息技術。制定“智慧機場”建設指導綱要,研究推進“數字化集團”建設。全面搭建信息互通、設備互聯、資源共享、協同決策等智慧運營平臺,加強機場安全運行智能化和機場服務保障智能化。四是建設人文機場。堅持將旅客的需求和感受放在突出位置。制定“人文機場”建設指導綱要,深化“真情服務”長效機制,樹立“真情服務”新標準,持續從空間品位、環境品位、文化品位和服務品位等多維度進行提升,更好地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美好出行需要。
(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建設世界一流機場集團。
建設世界一流的機場集團,是助推中國民航實現由大到強的重要抓手。前期,我們初步研究,“世界一流”應具備的條件是,在國際資源配置中能夠占有主導地位、具有一流的創新能力、在全球行業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和具有國際話語權。世界一流的機場集團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安全管理水平,世界一流的服務質量,世界一流的社會效益和經營效益。“四個機場”是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核心目標,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是對標世界一流的基本要求。提高“創新能力”,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目標,通過管理創新出思路、出辦法,通過技術創新提效率、出效益,切實提高創新投入、協同創新、知識產權和創新驅動四個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是以打造機場主業競爭力為核心,以做強做優做大為實施路徑,實現更好社會價值和企業財富以及國際影響力。下一個階段,我們將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深入開展“世界一流機場集團”對標研究,落實指標,常態化管理,找到差距,實現對標一流、超越一流、創新一流。
2018年是集團公司建設世界一流機場集團的開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集團公司將緊跟黨中央、國務院、民航局會議精神與決策部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記習總書記囑托,爭創“四個機場”標桿,開啟新時代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機場集團新征程,爭當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為民航強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分別為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首都機場集團公司黨組書記)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新機場一周年之際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