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長三角能否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
11月24日,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指導下,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聯合主辦的長三角綜合交通發展大會在南京召開。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目前《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的編制工作已經啟動,有航空專家建議長三角可以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
在長三角綜合交通發展大會上,長三角機場群成了熱議話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在作會議主旨報告時提到,長三角機場群面臨核心城市機場運力趨于飽和、機場群的發展與城市群匹配度不高、機場數量密度領先,但業務量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匹配度不高等問題,此外,主要機場地面交通體系還不夠完善。
今年1月,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民航局與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民航協同發展努力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合作協議》,民航局與三省一市一致認為,長三角地區有條件、有能力率先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由大到強,努力建成世界級機場群。數據顯示,長三角區域內共有23個機場,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一定規模且層級分明的機場體系,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從圖片上可以看到,我們是在一個個空域的夾縫中飛行。”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民航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航空運輸研究所所長胡華清介紹說,長三角地區是我國飛行最為繁忙的三角地區之一,長三角空域復雜,軍民機場眾多,航班密集,運行矛盾突出。同時,機場飛行程序相互交織,航班密集,相互穿越,多機場、多跑道同時運行的矛盾突出。
據胡華清透露,目前,上海浦東、南京、寧波等地有一系列改擴建項目,嘉興、蕪湖、宣城等地也有機場項目,蘇南地區也在籌劃新建機場,多個機場已經或正在修編機場總體規劃。但新增機場與搬遷機場還將進一步造成空域運行矛盾。
“以前我們對機場發展預估不足,導致很多機場處于建成就飽和,飽和再擴建的狀態。”胡華清承認。
另一方面,機場功能定位缺乏統籌,部分功能重疊,也將導致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浙江快遞比較發達,幾乎每個機場都要規劃成貨運樞紐,這怎么可能?”胡華清建議,應該打造層級清晰、功能全面、分工合理、覆蓋廣泛、水平一流的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他同時表示,《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的編制工作已經啟動,10月底,相關專家團隊也已著手調研,下一步將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戰略規劃。
在提到機場地面交通體系的問題時,胡華清坦言,他上次坐地鐵從虹橋機場去浦東機場,花了將近兩個小時。“如果有條件,可以打造長三角軌道上的機場群。”胡華清建議,可以在長三角區域內,用軌道交通將機場連接起來,以提高旅客的聯運換乘體驗。
對于建設世界級機場群這個話題,來自長三角的專家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中設設計集團董事長楊衛東表示,無論從自身發展需求,還是從國際經驗來看,長三角需要構建世界級機場群,可以浦東機場為核心,構建虹橋、南京、無錫、杭州、合肥等區域樞紐機場組成,并構建機場與城市快速銜接的軌道網絡。
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兼上海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所長薛美根則提出,考慮到核心城市的航空旅行需求依然最為旺盛,且存在缺口,可以建設一個新機場。“建議新機場和上海中心城的直線距離不超過50公里,旅行時間不超過1小時。”
本次大會還審議通過《長三角綜合交通發展大會倡議書》,提出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將共同強化長三角綜合交通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使命擔當;共同深化長三角綜合交通規劃有機銜接;共同加快長三角綜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同促進長三角綜合交通科技創新示范引領;共同推進長三角綜合交通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共同推動長三角綜合交通管理服務高效協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中國與納米比亞簽署民航安全合作諒解備忘錄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