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推動國際化進程112億擴建
隨著出境游的火爆,眾多航空公司都在加快布局國際航線,尤其是國際長航線。作為珠三角地區重要樞紐,深圳的國際航線發展一直不盡如人意。深圳機場(000089,SZ)2014年國際航線占比僅為5%,遠低于其他樞紐機場,且國際航線多為短程的亞洲航線,缺少歐美長航線。
近日,深圳市六屆人大計劃預算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提交深圳市政府審查的相關預算調整方案顯示,深圳2015年本級財政預算調整方案涉及的財政資金規模為404.8億元。其中,112億元將用于深圳機場三跑道、T4航站區圍填海及軟基處理工程。
在政策重點支持下,深圳機場也在逐步推進國際化。根據深圳機場國際航線倍增計劃,2020年深圳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將突破55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達到550萬人次以上,約占旅客吞吐總量的10%。
盈利能力逐漸改善
深圳機場和深圳市交通部門日前向媒體表示,將加快建設T3航站樓衛星廳和第三跑道等基礎設施,同時預計本月中旬開始,深圳機場將正式實施國際旅客24小時通關,同時還將實現雙跑道獨立離場(向北)試驗運行,屆時高峰小時航班容量可提升至50架次。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943.63萬人次,同比增長12.9%,完成航空器起降架次14.99萬架次,同比增長10.8%,增速超過同區域內的白云機場。
深圳機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18億元,同比增加2.55%,扣非凈利潤則為3.32億元,同比增加74.43%。受益于T3航站樓的產能釋放,深圳機場的盈利能力逐漸改善。
2015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航空主業收入占深圳機場總營收的72.5%,貢獻了34.1%的營業利潤。非航空業務中的航空物流業務利潤占總利潤的29%,而占總營收僅為11.1%的航空增值服務業務則貢獻了36.9%的利潤,其中毛利率高達92.07%的航空廣告業務實現營收1.23億元。
未來,深圳機場將重點尋求國際業務發展突破。深圳機場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深圳機場也將在起降費方面給予國際航班一定優惠,同時在時刻資源分配上向國際航班傾斜。不過,國際航線的發展還需要包括政府部門、航空公司、機場等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
加快國際化步伐
“即將實行的24小時通關制度對于國際航線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這并不是關鍵因素,關鍵主導因素還是在于深圳的基地航空公司。”航空業資深人士林智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深圳機場在區域內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白云機場和香港機場,而這兩個機場各自擁有一家實力較強的基地航空公司,“南航是亞洲第一大航空公司,香港國泰航空在全球的地位也比較高。”林智杰告訴記者。
而作為國航的控股子公司,深圳航空的發展路徑自然要看母公司對其的戰略定位,林智杰認為,目前來看,國航沒有將深圳作為一個樞紐來打造,深圳航空在戰略定位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母公司國航希望它專注國內航線。此外,珠三角地區的空域相對比較飽和,深圳航空作為后來者,想要分食國際航線的空域以及時刻資源存在一定難度。
在出境游火爆等因素的影響下,深圳航空也加快了國際化步伐。記者從深圳航空了解到,深航今年先后開通深圳直飛普吉島、日本大阪航線,加密深圳曼谷航線航班,對東南亞和日韓主要城市形成航班頻次和網絡優勢。同時,深航還將于2016年元旦開通深圳直飛東京航線,并計劃開通吉隆坡、胡志明等更多國際航線。
民航局網站顯示,南航申請在深圳開通深圳—悉尼和深圳—武漢—迪拜兩條國際航線,將分別于今年12月1日和明年1月1日開通。10月15日,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赴深圳前海自貿區和深圳機場進行調研,他建議深圳開通更多國際航線航班,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奠定基礎。
“深圳有著較為旺盛的國際航班需求,通過空地聯運的模式,廣州和香港分流了較多的國際旅客。”林智杰表示。不過隨著廣州和香港機場業務轉移的趨勢逐漸顯現,深圳機場將迎來新的機會。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