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機場飛行區下穿通道工程開建
CFG樁施工
日前,青島新機場飛行區工程下穿通道正式進入施工期。飛行區工程共有6條下穿通道,共計約4065米,其中橫穿北垂滑2條下穿通道,將貨運與機務維修區與航站樓連接,便于貨運車輛通行;橫穿南垂滑3條下穿通道將市政路與航站樓連接,便于旅客車輛通行;橫穿西跑道1條,為遠期西二跑道預留,預計工期為2017年11月30日完工。
截至目前,下穿通道共完成C25混凝土施工便道約5萬㎡,降水井約600口,護欄約450m,CFG樁183根,土方開挖約3萬m³,錨孔鉆設23眼。
臨時便道硬化、降水井施工
飛行區下穿通道工程具有點多面廣、戰線長的特點,以傳統的噴錨、地基處理作業涉及的施工用水緊張問題,是導致本次施工難度增大的根源之一。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有限公司青島新機場項目部一項“綠色”施工技術創新被推廣,多家施工企業前來觀摩學習,受到行業內廣泛關注。
現場巡視檢查
該參建單位集思廣益,因地制宜,結合下穿通道基坑開挖前需要降水井降水的特點,把收集的地下水轉變成施工用水,節省了施工成本。同時改變地基處理項目“先開挖基坑、再基礎處理”的傳統明挖施工模式,大膽創新施工工藝,發明了直接先在原地面打樁加固地基、再基坑開挖的施工方法。
所謂由原地面打樁加固地基、再基坑開挖的施工方法,改為直接在原地面打樁成孔至設計孔底,然后澆筑砼成樁至設計樁頂高程,設計樁頂高程以上是空樁。這種施工方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在保證了澆樁砼28天的養護齡期的同時展開上層的基坑開挖作業,節約了施工時間,提高了施工效率。
因現處于夏季汛期,新機場飛行區各施工單位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根據降雨情況科學安排施工進度,在確保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對施工工序進行優化。同時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系統,統籌考慮將抽出的地下水用作施工期間便道灑水降塵,實現了綠色施工、環保施工。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敦煌機場3號航站樓竣工
- 下一篇:三亞將建中國內地首個海上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