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東航飛行員的編程之路:讓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說到C語言、JAVA和Python這些計算機語言,你會想到什么畫面呢?是身著格子衫抱著電腦的程序員,又或者是帶著眼鏡一絲不茍的工程師?在東航四川飛行部,有這樣一位飛行員,一米九的大高個,臉上常常帶著微笑,很難把編程和他聯想到一起。然而,在部門一問起誰會寫個小程序,你會得到近乎一致的回答,“找李一鳴,準沒錯!”
作為東航四川分公司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綿陽分院的養成生,李一鳴在2017年2月回到公司,正式執行航班任務后不久,他便注意到,傳統的航班查詢系統只能實現機組成員的信息查詢等功能。他想,要是能有個飛行員自己的備忘錄就好了,能把自己的航班同步到手機日歷里并能夠及時提醒、還可以自動提醒給機長發短信、記錄機長的云執照編號……于是,從小就把研究編程作為興趣愛好的他,開始在工作之余進行研究和嘗試。不久,由李一鳴獨立編寫的航班查詢程序實現了這些可能,給公司的飛行員們帶來了許多便利。
隨后,在飛行員之間“一鳴驚人”的他被飛行部安技分部積分管理團隊發掘,受邀成為團隊核心技術成員之一。“因為之前的積分運行方式太復雜了,還是想減輕下同事們的負擔,也為建設四川分公司出一份力嘛。”據李一鳴介紹,由于傳統積分管理存在人工統計錄入工作量大、Excel記錄復雜、不夠直觀等問題,東航四川飛行部自2019年開始推進安全積分和運行積分的電子化,他所在的積分管理團隊負責軟件開發工作。目前,軟件編寫已歷時一年多,中間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說數據安全,服務可用性等等,但是都一一解決了。“我現在的工作就是把積分使用的流程變得更簡單,把積分統計由人工統計變為自動統計,實現整個積分項目對所有人都是公開透明便于操作的。整個應用的編寫過程中使用了多種編程語言,服務器上處理數據使用的是Python語言,使用Django的框架對數據進行網頁化,前端主要是使用了HTML5和JavaScript進行網頁的編寫,并且部分實行了響應式布局,使得在移動端上的體驗更好。”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不斷對軟件進行優化和完善,李一鳴和他所在的團隊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充分利用時間,多次通過線上視頻會議交流討論、群策群力,就安全、運行統一到同一個積分管理之后的優化方案進行反復研究。
據悉,東航四川飛行部所推進的積分管理電子化,實際為飛行員們搭建了一個高效便捷的分享管理平臺,與積分升降掛鉤的技術晉升等等,極大地激發了飛行員的積極性。通過風險信息主動分享、風險報告提交、飛行技術授課驗證教學、配合公司開展與安全相關的活動等一系列方式,使得飛行員對于不安全事件、作風類事件、操作規范性等專業技術上的概念更加明確。
作為一個業余愛好者,李一鳴成功實現了飛行安全與編程的有機結合,他無疑是幸運的,而這一切最初卻來源于從事設計工作的父親對他的潛移默化。兒時的李一鳴看到父親在電腦前獨立編寫網站、設計圖稿、3D建模……眼前這個用計算機語言拼湊出的新奇世界,讓他從小心生向往。初中時期,父親將自己用過的筆記本電腦送給了他,更是極大地激發了他研究編程的熱情,完全沒有系統接觸過編程知識的他,從那時開始努力自學。到了航校以后,學有余力的他沒有在電腦游戲中變得松懈,反而更加自律地徜徉在編程的世界里。飛行看手冊FCOM(《飛行機組操作手冊》)、FCTM(《飛行機組技術手冊》,編程學C++、Python,“對我來說,在飛機里能看到的都是軟件或者硬件反應出來的結果,而編程就是那個結果的后端,是得出結果的過程。把復雜的工作簡單化,重復的工作自動化。這個就是我喜歡編程的原因。”作為一名飛行員,完美執行每次飛行任務是始終的追求;作為一名編程愛好者,一絲不茍地完成每個語句是標準也是享受。也正因如此,讓李一鳴在工作中變得更加專注和細致。
在飛行和編程以外的時間,李一鳴跟每個熱愛生活的年輕人一樣,做美食、玩游戲、跑卡丁車……他會為了一口麻辣小龍蝦處理好幾個小時的食材,也會為了感受韻律之美學習口琴。熱愛生活的他,今年的期望很簡單,“航班飛好,程序寫好,生活過好,大家都好。”(易崇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川航:工作人員突發急癥 急救中心全力搶救助脫險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