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50大機場排名變化 深圳機場前進幅度最大
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民航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可能對全年的運輸生產結果造成沖擊,不排除全球50大機場發生結構性變化。
本文回顧未受到疫情影響的2019年全球50大機場的運營情況,并和其在攜程平臺的表現進行對比。
全球50大機場有哪些?
隨著2019年全球主要機場吞吐量陸續公布,2019年全球機場的吞吐量大致排名與各自對應吞吐量量級已可初步確定。我們整理并做簡要回顧。
2019年進入全球前50大的機場,吞吐量門檻從4283萬提升至4434萬。50大機場吞吐量合計達到30.682億人次,同比增長2.17%。
我國機場吞吐量凈增量已連續五年超過8000萬人次。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以8.9%的增速位列50大機場增速之首。深圳機場在50大機場中前進幅度最大。
2019年全球50機場中,伊斯坦布爾機場因搬遷,新機場投入時間因素下降幅度較大。重慶機場、東京成田機場成為新進入機場。羅馬機場、圣保羅機場機場退出50大機場行列。
全球排名前十的機場中,亞特蘭大與北京首都仍是僅有的兩座吞吐量過億級的機場。洛杉磯機場超越迪拜機場成為全球第三大機場。迪拜機場受到跑道維修航班減量,吞吐量小幅下降,但穩居全球國際旅客吞吐量第一大機場。
排名第八的巴黎戴高樂機場僅超過浦東機場一千多人。受到低成本航空公司運力投入加大的驅動,達拉斯機場以8.6%的增速從2018年第15位前進至2019年第10位。
全球八千萬級以上機場依然為7座,與2018年保持一致。
七千萬級至八千萬級機場達到8座,比2018年增加4座。廣州、法蘭克福、首爾、達拉斯皆為新晉七千萬級機場。香港機場成為七千萬級以上機場中唯一負增長的機場。
六千萬級至七千萬級機場達到8座,比2018年增加2座。馬德里、吉隆坡成為新晉六千萬級機場。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關閉,伊斯坦布爾新機場吞吐量尚未達到六千萬級。
綜上,2019年全球六千萬級以上機場達到23座,相較2018年增加1座,相較2017年增加1座。值得關注的是,達拉斯機場、夏洛特機場平均吞吐量增速超過7%,丹佛機場平均吞吐量增速超過6%,三座機場在五千萬級以上機場中增速最快。這也顯示出較好的經濟環境為機場增長帶來強勁的動力。
2019年深圳、拉斯維加斯、伊斯坦布爾新機場、多倫多、西雅圖、墨西哥城、奧蘭多、夏洛特均為新晉五千萬級機場,五千萬級以上機場達到35座,比2018年增加8座。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德里與孟買兩大機場受到國內航空公司倒閉的影響,均為負增長。
全球50大機場在攜程平臺表現如何
雖然不同機場的航線網絡及主要服務的客源國家不同,但整體上看,50大機場在攜程平臺的成交量有明顯提升,排名前十的均為中國機場。
排名11-20位的機場多以亞太周邊機場為主,洛杉磯與戴高樂連續兩年成為攜程旅客預訂最多的遠程目的地。
在全球50大機場中伊斯坦布爾、馬德里、馬尼拉成為2019年攜程旅客預訂增長最快的目的地,這與2019年這些城市新開中國航線有一定關系。
雖然亞特蘭大在全球排名第一,由于其主要服務美國國內市場,故其在攜程的排名中相對較低,但同比明顯增長,且總量高于丹佛、休斯頓等其他擁有中美直飛航線的美國機場。
2019年孟買、德里機場是50大機場中少有的吞吐量負增長機場,兩個機場在攜程的訂單量保持較快增長,中印兩個人口大國之間聯系變得日益密切。
在境外“一市多場”的城市中,東京兩場訂單量明顯增長,這與2019年第四季度成田機場增加多條中日間航線不無關系。
我們可以看到全球50大機場門檻日益提高,雖然短期內全球機場都不同程度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長期看中國機場的整體排名仍有望提升。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一周來,這些航班飛往中國!防疫情輸入成重點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