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億!2020年春運期間國內機場收入損失估計
民航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民航業機場營業收入1104.2億元,利潤總額173.2億元。2019年初步估計機場收入規模約1200億元左右。從機場收入結構看,可分為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收入。航空性收入約占總收入的46%,主要包括旅客服務費、航空器起降費、飛機駐場費等;非航空性收入約占54%,主要包括租賃收入、地面服務收入等。
機場收入與旅客吞吐量有明顯的正相關性。假設2020年無疫情,按照原本預計,民航運輸量可創歷史新高,達到7900萬人,同比增長8.4%。2019年春運年期間,民航運輸旅客近7300萬人,保障航班66萬架次。根據CADAS估算,2019年春運期間國內機場航空性收入約為93億元。2020年若按原增速預計,國內機場航空性收入或將破百億。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運期間,國內機場航空性收入約為60億元,同比下降35%。非航空性收入方面,地面服務短期也受旅客流量制約,降幅應與航空性收入持平,租賃收入則由機場決定,影響或將體現在中長期。綜上所述,按航空性收入占比45%計算,2020年春運期間,國內機場收入損失預計約為90億元。(2020年春運許多機場因疫情減免了起降費用,加劇了機場收入的損失,該部分我們并未計算在內。)
機場旅客量流失越多,損失越嚴重。收入損失排名靠前的為國內十大機場,武漢受封城影響,1月24日后商用航班量幾近于無,機場收入損失慘重。
成本方面,機場成本約為機場收入的85%,主要包括職工薪酬、折舊費、業務費用等。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機場成本項將有較大幅度的上升,主要增加人工成本以及防疫成本。占比較大的折舊成本主要取決于機場建設的投資規模,不會受疫情影響。根據民航發展研究院預計,機場服務成本將增加約60億元。
附錄:
航空性收入=飛機起降費+旅客服務費+行李費用
(飛機起降費:飛機1個起飛和1個降落為1個起降架次;計算數據來自飛友科技,國內機場春運出港航班;旅客服務費和行李費按機場吞吐量計算;靠橋費與停場費忽略不計。)
起降費計算標準:
航空器分類標準:
(來源:CADAS )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國家移民管理局:韓國入境人員中中國內地居民占70%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