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觀察:疫情或導致2020年全球航空運力下降8%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Cirium的最新報告,在1月23日至2月11日期間,中國有超過85,000架次的國內和國際航班被取消,占計劃執飛總量的33.9%。
從全球角度來看,去往中國和中國境內的運力約占全球總量的16%。如果當前的取消趨勢持續到2月底,并且假設世界其他地區的運力增長能保持平穩,那么2020年全球航空運力可能會因本次疫情下降8%。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在去年12月所做的預測,2020年的運力將增長4.7%。新冠肺炎將有可能從根本上削弱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的運力增長。現在看來,增長速度將大大降低,這也將影響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
航班的取消也給航空公司帶來了收入損失和其他額外成本,一些航空公司也會因此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例如,宿務太平洋航空(Cebu Pacific)就表示這此疫情可能會給其在2020年帶來高達7900萬美元的損失。
●取消航班最多的機場和航空公司
縱觀全國范圍內取消執飛航班的20個機場,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居首位,計劃航班為49,222架次,取消航班18,194架次。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位居第二,取消航班16,176架次,計劃航班為51,120架次。此外,共有3,410架次進出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的航班被取消,占計劃執飛總量的93.4%。
在1月23日至2月11日期間受到取消航班影響的十大國內航空公司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中國南方航空,共有19,747架次航班被取消,占其總量的21.90%;
其次是廈門航空,共有5,887架次航班被取消,占其總量的21.65%;
第三是祥鵬航空,共有1,928架次航班被取消,占其總量的20.74%。
● 等待反彈
在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消息在全球爆發前,2020年中國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運力增長率都比2019年的水平高出約8%。
隨著出行限制的開始和乘客需求的下降,實際航班數量已下降到一年中同期正常水平的一半左右。
雖然目前的數據不容樂觀,但也不必太過悲觀。非典疫情過后,2004年全球旅客流量實現了14.4%年增長率的快速增長。也許我們會在2021年看到類似的反彈。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2月18日通報:新增確診1749例,累計報告確診74185例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