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出爐
每年民航局都會公布上一年度機場旅客吞吐量情況,這是各界高度關注的數據,也是較為敏感的數據,因為很多地方政府、機場對排名、旅客吞吐量還是非常重視的,特別是在整數量級的突破關頭。
今天小編就將2019年我國機場(不含港澳臺地區)旅客吞吐量情況做個簡要分析,并附相關數據。
在此小編聲明如下,數據有來自于網絡的、有來自于機場對外公布的,有來自于網友測算的,必然與機場實際情況存在著一些差異,請以民航局、各機場對外公布的數據為準。其中如出入較大,在此先向各機場表示歉意。
根據民航局2020年度工作會議的消息,2020年完成旅客運輸量6.6億人次,同比增長7.9%。千萬級機場達39個,同比增加2個。
總體看來,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方面主要特點如下:
一
首都機場繼續保持在億人次以上
2019年9月底大興機場投入運營,首都機場部分航班轉至大興機場,本以為今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會跌破1億人次。
但最后,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仍然維持在億人次以上,為10001.1萬人次,確實不易。
不過,下一次首都機場重返億人次大關,肯定是在2025年以后的事了。
二
8座機場實現千萬級突破
受民航整體增速下滑影響,2019年是近幾年實現千萬級突破數量最少的一年,總共8家實現突破。
7000萬級:1家,廣州白云7339萬人次。
5000萬級:1家,深圳寶安5293萬人次。
4000萬級:1家,杭州蕭山4011萬人次。
3000萬級:1家,南京祿口3058萬人次。
2000萬級:2家,沈陽桃仙2054萬人次,大連周水子2008萬人次。
1000萬級:2家,銀川河東1058萬人次,煙臺蓬萊1005萬人次。
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省有兩家機場實現突破。
廣東的廣州、深圳機場雙雙實現突破,GDP第一的廣東果然非同凡響。
遼寧的沈陽、大連機場兄弟攜手并進,昔日王者遼寧也不可小覷。
三
突破效應促使7座機場增速更快
2019年,全民航旅客運輸量增速為7.9%,但是由于普遍具有突破新的千萬級情結,一旦接近新的級別,各個方面會開足馬力,確保實現新的突破,各個機場在實現突破這一年的增速往往會加快,也就是突破效應使然。
8家實現突破的機場中,增速最低的杭州機場為4.9%,最高的煙臺機場為19.2%。
小編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除去廣深兩家機場,其他機場幾乎都是剛好達到突破線。
四
中產機場減至最少
如果將機場旅客吞吐量類比家庭收入劃分個等級,是這樣的。
首富:超億人次,北京首都機場。
超級富豪:7000萬,上海浦東、廣州白云機場。
富豪:4000-7000萬,成都雙流等7家機場。
富翁:2000-4000萬,南京祿口等14家機場。
富人:1000-2000萬,濟南遙墻等15家機場。
中產:500-1000萬,桂林兩江等8家機場。
低收入:100-500萬,拉薩貢嘎等59家機場。
窮人:500-100萬,30多家機場。
貧困:50萬以下,近100家機場。
不難發現,中產階級的數量比較少,只有8家,創下近幾年來的新低。
感覺機場和社會差不多,只有兩種人,有錢人和窮人。
五
大型機場增速明顯放緩
隨著民航增速的放緩,空域資源的日益緊張,加上“控總量、調結構”的行業政策,大型機場的增速明顯放緩。
旅客吞吐量超過3000萬人次以上的11座機場中,增速沒有一家超過10%,最高為7.3%。
旅客吞吐量超過2000萬人次以上的24座機場中,只有1家增速超過10%,為10.8%。
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以上的39座機場中,也只有5家增速超過10%。
大型機場整體增速也是幾年來最慢的一年,也就是說富人群收入增長明顯放緩。
六
百萬級機場增速飆升
與大型機場增速放緩不同的是,百萬級機場增速飆升,也就是說低收入和中產機場增速明顯加快。
在旅客吞吐量100-1000萬的68家機場中:
僅有9家機場增速低于10%;
有超過一半的機場(35家)增速超過20%。
七
排名變動涇渭分明
2019年機場排名可謂涇渭分明:特大型機場排名穩固,其他機場排名變動頻頻。
也許是理性對待機場名次使然,也許是提升一個名次真的很難,這兩年特大型機場排名變化很少。
2019年,前13名的機場名次與上一年度完全相同。
但是我們也看到13名以后的224家機場中,排名發生變化的竟然有204家機場,變動占比高達91%。
八
大興機場3個月就有381萬人次
北京大興機場在9月底投入運營,除中聯航由南苑機場整體搬遷之外,其他公司是逐步遷移。
最后一個季度,3個月的事件大興機場就完成旅客吞吐量381萬人次,比民航局計劃目標高出3%,預計2020年接近3000萬人次,確實厲害。
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如下,有喜有憂,有進有退,不過總體來看,仍是穩步前進的一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玩命接了328噸貨、24小時連軸轉,武漢機場緣何還挨罵?
- 下一篇:返回列表